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飲食方面,一些傳統東西日漸回歸,例如對菜籽油濃郁香味的追求成為消費者最大的買點,也成為生產廠家贏得消費者和占領市場份額的最大賣點。
預榨-浸出法制油技術雖然大幅度提高了菜籽油的綜合出品率,但是兩種油品(預榨油和浸出油)的菜籽油濃郁香味卻大幅的下降。為了滿足消費者的不同消費需求,我公司新建了日處理100t的風味油菜籽熱榨生產線。本文結合我公司的工藝、設備生產情況做簡單介紹,供同仁探討、借鑒。
1 工藝方案的確定
1.1 確定工藝方案的依據
工藝方案確定的主要依據是油料的品種以及制取油脂的方法。不同油料應選擇不同的工藝方法才能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不同的油脂制取方法對工藝方案和設備有不同的選擇,如此才能獲得最佳的相互支持。本工藝方案是根據菜籽傳統制取方法結合螺旋壓榨、精煉技術而制定的。
1.2 工藝流程
采用多排并列榨機、結合自動給料、最大限度縮短熟料工藝路線的布局,比較好地掌控了風味菜籽油制取的關鍵技術。風味菜籽油制取的工藝流程如下:
油菜籽 清選 計量 火炒 小榨 餅
自留沉淀 澄油箱 過濾 毛油箱
成品油 精濾 干燥 水化
1.3 主要工藝技術指標的確定
風味菜籽油生產技術在工藝、設備確定和選型后,主要工藝技術指標的確定和員工的操作技能成為制約該技術成敗的關鍵因素。對此,風味菜籽油成產工藝操作規程必不可少,在此規程中要嚴格各項工藝條件,對油菜籽的火炒時間、火炒后的水分、溫度、熟料的入榨溫度等主要指標應做重點強調。并且圍繞這些關鍵工藝技術指標的實現,在工藝設備布局和設施建設等方面應具有相應的支持和保證。另外,為確保風味菜籽油的質量及各項工藝技術指標的完成,在菜籽油原料的質量上應達到一下要求:菜籽油的霉變率為0,水分不大于10%,雜質不大于3%。
2、主要設備的選型與配套
2.1 清選設備的選擇
根據當地油菜籽原料市場的現狀,我們在清選工序上選用平面回轉篩輔以除塵系統,效果很好。
2.2 計量設備的選擇
在連續的油脂加工生產工藝中,我們選用的是進料積數的方法來測定入機原料的數量,即選用電子稱重給料機來完成動態稱重的工作。具有安裝維修方便等特點。
2.3 火炒設備的選擇
火炒工序是風味菜籽油成產最為關鍵的工序。油料火炒的作用就是調節油料的結構,改善油料的品質?;鸪磿r要注意掌握油料的水分和溫度,我們選用4臺轉筒式火炒鍋分別供料的形式完成油菜籽的火炒,另外,炒鍋爐灶的設計建造也至關重要,優良的燃燒供熱是蒸炒效果的重要保證。
2.4 榨油機的選擇
為了獲得高比例預榨風味菜籽油的得率,我們選用大壓力比的YZYX10-6型螺旋榨油機,我們可以獲得大于28%的壓榨毛油出油率。該機的優點是能獲得高的壓榨出油率,操作使用簡單;缺點是餅的厚度薄且粉末度偏大,需要注意餅的輸送保護。
2.5 輸送設備的選擇
由于風味菜籽油生產工藝技術中餅的粉末度大,會對浸出造成一定困難,所以餅的輸送選擇刮板輸送機為好
3、風味菜籽油加工生產技術要點探討
3.1 火炒鍋的操作技術
油料的炒制是風味菜籽油制取技術中關鍵的關鍵。油料入鍋后,要根據油料的水分確定火候的大小和炒制時間;炒料過程要勤觀察油料的色澤,感受油料滋味,認真把握油料生熟程度。過熟,不僅滋味不正,而且還會造成原料的浪費;偏生,則難以保證風味菜籽油的香味。根據生產實踐,我們探索出最佳的火炒及入榨的工藝技術數據,見下表:
風味菜籽油主要工藝技術指標
熟料出鍋水分 % 2.5—3.0
熟料出鍋溫度℃ 140--145
入榨溫度℃ ≥130
壓榨出油率% >28
炒鍋炒料時間min 30-40
熟料的外觀檢測 呈暗灰色,外觀潔凈無光亮,
熟料在兩指間撮捻呈粉末狀
3.2 毛油精煉
在毛油精煉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菜籽油的風味,是風味菜籽油制取的另一關鍵。我們采用低溫水化、低真空干燥的方法以獲得高香味的風味菜籽油。這樣,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還滿足了技術要求。
現將風味菜籽油精煉的主要工藝技術指標列于下表,供參考。
風味菜籽油精煉的主要技術指標
水化溫度℃ 60-70
水化時間min 15-20
干燥真空度MPa -0.08-- -0.09
4、結束語
兩年的生產實踐證明,我們的工藝設計和設備選型配套是合理、可行的,產品的各項指標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尤其是菜籽油固有的香味達到了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