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方才臣建議修改完善《種子法》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6-15 11:59:24
全國人大代表方才臣:
作為從事種業工作30多年的種業人,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冠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才臣在今年“兩會”上除特別關注科技創新等問題外,他的提案之一是建議修改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種子法》頒布實施12年來,有力地促進了種子市場化進程,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方才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種子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種業發展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目前的《種子法》有些條款已不適應現代種業發展的需要,需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方才臣代表認為,隨著種子產業化的發展,由于《種子法》規定的主體缺位,使得種子管理機構的管理工作難以做到主動、及時、準確,尤其在種子案件的查處中,有時出現執法缺位、越位和錯位現象。針對以上情況,他建議將《種子法》第五十五條完善為:“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是種子行政執法機關,所屬的農業、林業種子管理機構具體執行種子行政執法任務。”并建議,將《種子法》第十章法律責任中的“縣級以上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修改成“縣級以上農業、林業種子管理機構”。
“由于種子廣告的管理在《種子法》中沒有具體規定,農民因虛假種子廣告遭受損失的案件時有發生,但對于夸大、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卻無法查處。”方才臣代表建議,將《種子法》第三十七條完善為:“種子廣告的內容應當符合本法和有關廣告法律、法規的規定,主要形狀描述應當與審定(認證)公告一致。”
“將《種子法》第四十六條中關于假種子認定范圍應填充新的內容,以適應當前種子管理工作的需要。”他還建議《種子法》把種子企業確立為品種創新的主體,以改變今天育種人員千軍萬馬、審定品種遍地開花、急功近利、重復抄襲的現狀。他表示,無論什么人培育出的新品種,都必須通過有“資質”的種子企業申報登記,這樣就會自然地加速優秀育種人才向企業集中,加速種子企業優勝劣汰,才能做大做強民族種業。
方才臣代表還對近年來國外企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并且已由蔬菜種子滲透到主要農作物種子的現狀十分擔憂。對此問題,他還建議對外資企業投資國內種業以及與國內科研單位合作應在《種子法》中以法律形式予以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