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種管〔2013〕5號
湖北省種子管理局關于
印發2013年種子市場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縣(市、區)種子管理局(站):
在各級農業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精心組織下,近三年種子執法年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種子市場秩序有所好轉,大田用種質量明顯提高,種子管理機構的地位和形象有所提升。但種子監管工作形勢依然艱巨,任務仍然繁重。為進一步加強我省種子市場監管工作,凈化市場環境,按照農業部、省農業廳農資打假有關的工作精神,我局制定了《2013年全省種子市場監管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制訂具體實施方案,抓緊落實。
附件:2013年全省種子市場監管工作方案
湖北省種子管理局
2013年3月4日
2013年全省種子市場監管工作方案
為加強種子市場監管,規范種子生產經營行為,防止劣種下田,保障農業生產安全,促進我省種業健康發展,結合我省種子市場現狀,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
按照“預防為主、標本兼治、檢打聯動、綜合治理”的工作思路,以建立市場監管長效機制為重點,充分整合體系執法力量,加強源頭治理,下沉監管重心,杜絕假劣種子下田,全面履行種子執法管理職能。堅持“屬地管理”原則,積極探索跨區查處違法行為的新機制,進一步加強種子市場清理整頓力度,從速從嚴打擊違法種子生產經營行為。嚴格依法行政,完善市場監管、質量抽檢等工作制度,保障種子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開展。注重隊伍建設,加強執法培訓,構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種子執法隊伍,樹立良好的部門形象。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積極受理、化解農民投訴糾紛,確保全年不因種子質量出現大的群眾上訪事件,維護農民利益,維護社會穩定。
二、監管內容
各地要按照全面監控、全程監管的思路,認真履行種子監管職能。種子市場檢查內容為:
(一)相關資質。看種子企業是否辦理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代銷和經營不再分裝小包裝種子的經銷戶是否辦理了《登記證明》和《營業執照》,是否存在無證或者超范圍生產、經營等違法行為。
(二)種子質量。抽樣監控種子的品種質量和播種質量,即品種的真實性、純度和種子的凈度、水分、發芽率等質量指標。
(三)種子標簽。看種子標簽標注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規范性。
(四)作物品種。看銷售的品種是否通過審定、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是否侵權,品種引種和退出是否合法,以及品種名稱、審定編號、適宜種植區域和授權品種生產商是否經品種權人許可等信息。
(五)種子檔案。看種子生產經營企業和門店是否依法建立并保存了生產經營檔案,是否有配套的生產經營合同、協議,調進、銷售的票據、明細等。
(六)種子廣告。看企業、門店發布、張貼的種子廣告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是否有虛夸現象。
(七)承諾經營。看種子經營者是否張貼省農業廳主導品種公告,是否與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簽定不違規經營的承諾書,承諾書是否張貼在經營場所的醒目處。
三、監管重點
2013年種子市場監管突出以下重點:
(一)重點違法行為:假冒偽劣、套牌侵權、未審先推、非法經營。
(二)重點作物:春季為水稻、玉米、棉花,其中雜交稻為重中之重;秋季為油菜、小麥,其中雙低油菜為重中之重。此外,要特別關注當地主要種植的特色農作物。
(三)重點品種:當前生產上的主栽品種;2013年的主導品種和國家及湖北省的儲備品種;近兩年種子質量市場監控和生產上反映問題較多的品種。
(四)重點區域:重點作物主產區,近3年來發生重大種子案件或種子質量糾紛的區域。
(五)重點環節:種子加工、包裝、流通環節。其中,武漢、襄陽、荊州、荊門、天門、仙桃、潛江、枝江、漢川等地的集中市場和重點鄉鎮的流通環節為重中之重。
(六)重點對象:許可證到期或即將到期的企業、出現過重大田間糾紛的企業、近年被多次查處的企業或門店、受到多次投訴舉報的企業或門店。
四、工作任務
(一)工作要點
1、質量監管。統一協調全省各級種子質量監管工作,加強上下聯動和橫向配合,實施種子質量全程監管。省級重點抓品種真實性監控、分子檢測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應用和全省種子質量監管工作的督導等;市州級重點抓種子生產檢查、主要農作物雜交種子純度種植鑒定、兩系雜交稻種子純度分子檢測和轄區種子質量監管工作的督導等;縣級重點抓種子生產檢查、播種品質抽檢、主要農作物雜交種子純度種植鑒定、種子質量大田表現跟蹤調查和種子質量糾紛鑒定調解等。
2、市場檢查。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地種子管理部門派出執法人員對轄區內種子企業、門店的生產、經營行為進行監管。重點季節要專項檢查與日常巡查并重,不留死角、不留盲點、不留縫隙,開展拉網式、地毯式清查。對市場上銷售的品種進行登記備案,全面掌握品種名稱、種子數量、來源、質量等信息,做到“心中有底”;對上年度因種子質量或品種適應性引發生產事故的品種,要采取適當的方式警示農民,謹慎購種,規避生產風險;對上級在暗訪、檢查發現督辦的問題,各地要及時調查處理,并在春秋兩季交叉檢查結束后的1個月內進行逐級上報。各地對于轄區內發生的重大種子案件、糾紛,按照種子案件糾紛旬報制度及時上報相關信息,依法查處。
3、依法行政。各級種子管理機構要積極開展縱向聯動、區域橫向聯動、部門打檢聯動能力建設,積極探索跨區域、跨部門協同辦案的新思路、新舉措。對市場監督抽查、群眾舉報等各種途徑發現的種子案件,要有案必查、有查必果、違法必究。堅決查處一批影響大、性質惡劣、對農民造成嚴重損失的大案要案,力爭結案率90%以上,保持對違法犯罪分子的高壓態勢。同時,要認真細致的開展糾紛調解工作,管轄范圍內一旦出現種子糾紛,不論涉及的面積大小、人數多少,都要積極應對,不能等、不能推,及時準確的找出糾紛的成因并妥善處理,超出種子管理部門管轄范圍的,要及時告知糾紛各方解決糾紛的正確途徑,力爭將種子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預防矛盾擴大化,保障農業用種安全,保護各方合法權益,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二)重點工作安排
1、春播種子市場暗訪。2月下旬,省級將組成專班對水稻、玉米、棉花等春播作物主產地區的集中市場和鄉鎮門店進行暗訪;各級種子管理機構對轄區重點市場和鄉鎮進行暗訪,掌握市場上銷售品種的真實情況,為種子市場專項整治提供第一手資料。
2、春播種子市場執法交叉檢查與質量抽檢。3月上中旬,省級抽調部分市州縣執法人員,組成4個檢查組分赴全省各地開展春播種子市場交叉檢查行動。對重點監管品種進行扦樣監控,依法確認并查處假劣種子生產經營行為。各地在開展市場清理整頓工作基礎上,適時組織本地執法檢查活動,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通過媒體曝光并依法查處。
3、春播種子市場檢查督導活動。各地對暗訪、明查發現的問題,要依法依規迅速整改、查處,落實到位。省局將適時開展“回頭看”檢查,查看整改情況。督導活動中發現相關人員繼續從事或者實施新違法行為的,當場依法提出重新處理或指定管轄意見,從嚴從重打擊違法行為。同時,對辦事拖沓、告而不處、處而不決、地方保護嚴重的地方,提出警告、批評,年終實行項目制裁,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甚至嚴重后果的,向全省通報并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4、秋播種子市場暗訪、交叉檢查與質量抽檢活動。8月上中旬,各地對小麥、油菜主產區種子市場進行暗訪。8月底9月初,各地開展以油菜為主的秋播種子市場檢查與質量抽檢活動。9月底10月上中旬,各地對轄區內小麥種子進行專項檢查與質量抽檢,并適時開展督導活動。具體檢查、督導的方式方法參照春播暗訪、執法交叉檢查活動。
5、冬季企業種子質量抽查。11-12月份,在種子收獲,加工旺季,組織開展以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為重點的冬季企業種子質量監督抽查,以水稻種子為主,根據檢測鑒定結果依法查處假劣種子生產經營行為。
6、品種真實性與種子純度鑒定。組織開展雜交水稻種子純度海南種植鑒定,雜交水稻、雜交玉米與雜交油菜種子純度正季種植鑒定,以及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品種真實性分子檢測等工作,及時淘汰不合格種子,防止劣種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