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餐桌污染從有糧到“優”糧 產糧大縣“綠色”嬗變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6-17 13:40:37
糧食生產實現“十一連增”,連續6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糧食生產能力連續7年全省第一,齊河逐步成為全國知名的“大糧倉”。糧食產量攀升的同時,質量升級未停止,從“有糧”到“優糧”,齊河縣立足大生態建設,推進農業綠色生產,實現產量增、質量優同步發展。
◆源頭 藥、水、肥、種嚴格把控, 農資人員頭上有“緊箍”
糧食越產越多,但怎樣才能產得越來越好?齊河縣將目光移向糧食生產源頭:農藥、水、化肥、種子等投入品管理。
“一畝地只需要50毫升藥液,用二次稀釋法兌水15公斤,在沒有大風、天氣晴朗、氣溫15℃的時候噴灑……”在齊河縣豐之源農資公司,銷售人員向購買農藥的農戶講解某類除草劑如何使用。
公司經理徐印利直言,我們頭上有“緊箍”,不講解農藥使用方法就會觸線,縣里會有相應處罰措施。原來,在公司門口貼著一份徐印利簽名的承諾書,上面不僅規定要對所有銷售出的農藥使用方法進行詳細說明,而且不得銷售高毒高殘留農藥。像徐印利一樣,齊河縣236戶農藥經營者都簽下承諾書。
縣農業局局長崔洪亮說:“公開承諾書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指導經營者向農戶普及用藥知識,幫助農戶科學用藥,減輕過度用藥對農作物與土壤產生的污染;杜絕銷售高毒農藥,任何人都可以監督。”僅僅管控農藥,不足以保證土地健康。2007年起,齊河縣開始推廣測土配方施肥,今年他們完善大田作物施肥指標體系,制定了夏玉米、冬小麥肥料配方和作物栽培月歷,按需“喂地”,百萬畝糧田測土配方施肥面積實現全覆蓋。20萬畝核心區全部實施了深耕深松作業補貼,全縣小麥深耕深松面積超過60%,改善了土壤環境。小麥良種補貼實現全覆蓋,連續2年全縣30萬畝夏季玉米實行了統一供種。
齊河的優勢還來源于緊臨黃河,農業生產有豐富的優質水源,崔洪亮說??h內4座引黃閘,17條干渠,年引黃河水3.5億立方米,引黃灌溉能力達95%以上。今年,他們開展全流域水污染治理,保證縣內所有河流水質優于Ⅳ類標準。
◆過程 規?;a,減少藥肥投入量,種出的糧食更生態
進入三月,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小麥管理進入關鍵期。在齊河縣,與往年不一樣的是,一支支專業服務隊伍活躍在田間地頭。
“今年小麥春季管理有點閑”,這是齊河縣綠緣糧食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宋家勝的切身感受。他把春管交給齊力新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因為該公司擁有20000公頃作業能力的各類機械設備共680臺套,能為規模種植提供代耕、代播、代防、代灌、技術培訓等全程機械化服務。宋家勝掰著指頭算了一筆賬:400畝麥田,要防治雀麥等草害,每畝僅購買藥品就需要花費22元,工時費10元,而交給齊力公司進行統防統治,每畝總共只需20元。
“費用的節省,緣自用藥量的大幅降低,且大型設備效率高。”齊力公司總經理紀樂光也有一筆賬。選準時機,在防治病蟲草害最佳時間段迅速開展防治;及時掌握天氣情況,將溫度、風力等因素對藥力影響降到最低;大面積防治,能夠消除死角,避免病蟲草害復發蔓延,用藥量少。綜合起來,齊力公司找到用藥量與防治效果最佳結合點,每畝可以減少10%-20%的農藥使用量,工時費降低至6元。
崔洪亮說:“全縣流轉土地28萬畝,占耕地面積22%,培育種植大戶132家,家庭農場58個,農業種植合作社156個。規模經營為農業社會化服務打下了基礎,有利于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推廣。”根據產量目標、土壤肥力狀況等,齊河縣制定了農藥、肥料的全年投入控制計劃,培植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農機合作社以及病蟲害專業防治組織,在縣農業專家指導下提供標準化糧食生產服務。
在不影響增加小麥產量的前提下,減少藥肥投入量,種出的糧食更生態。今春全縣有10萬畝麥田交給38支社會服務組織打理,預計減少農藥投入2噸左右。同時,專業防治能夠回收農藥包裝瓶(袋),每萬畝耕地又能減少有毒包裝30多公斤,將農藥對土壤、水源的污染降到最低。今年,齊河縣將建設20萬畝綠色糧食基地,并規劃了100萬畝良田打造國家級標準化生產基地。
◆轉化 控制陳化率,脫皮、清潔后, 粘附的有害物基本去除干凈
齊河巨能魯齊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年可加工小麥2億斤,建設了日產10萬斤的食品生產流水線,生產的面粉、面條系列產品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他們在全國每個省市都建起銷售網絡。
“食品質量看面粉,面粉質量看小麥。”巨能魯齊公司總經理王成根十分重視進廠小麥質量。他們從控制小麥陳化率入手,保證購進的小麥都是新糧,把好面粉品質第一關,再經過層層工序,一步步提升產品品質。王成根介紹,由于表皮最容易受到農藥等污染,通過初期脫皮、清潔工序,小麥粘附的有害物質基本去除干凈,為了進一步提升品質,巨能公司將小麥靠近表皮部分也一并去除。雖然面粉產出率下降了2%,但是產品品質得到了大幅提高。該公司還制定嚴苛的檢測規程,面粉加工過程中,每隔20分鐘就要抽取一次面粉樣品進行檢測并封存,直到同批產品全部銷售,沒有質量問題反饋。
產品得到市場承認,可王成根覺得產品質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從去年開始,他與種糧大戶王成亮合作,種植優質小麥加工高檔面包粉,每斤價格可比普通面粉高出2毛錢。王成根坦言,農戶分散種植的方式使生產過程無法控制,與大戶的合作可以使用標準化生產規程,最大限度控制污染源,使小麥品質優于國家標準,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除與大戶合作外,他還準備采用托管方式流轉一批土地,實現種植、管理、收獲全程可控。
好糧出好產品,目前,齊河擁有糧食收儲經營業戶135家,面粉加工企業25家,飼料加工企業4家,糧食就地轉化率超過80%。他們還卡緊流通關,實行追溯制度,糧食運輸出庫必須附帶質量檢驗報告單,標明糧食流通路徑。同時實行末端控制,建立起覆蓋城鄉的65家放心糧油經營店,保證消費者買到放心食品?!?/span>
◆書記點評 提質增效, 打造國家級安全大糧倉 齊河縣委書記 孟令興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在重視糧食數量的同時,更加注重品質和質量安全”。
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的齊河,用戰略的眼光、改革的辦法,積極進行探索。推進土地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增強和擴大家庭經營的功能;加快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在“耕、種、管、收、售”等生產經營全過程為家庭農場、種糧大戶、農業合作社等提供全方位社會化服務;培育和建設糧食深加工龍頭企業,進行品牌化、標準化生產,走出了一條“規?;a—社會化服務—標準化轉化”的糧食質量安全“綠色路徑”。
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深入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更加注重農業提質增效,打造連年增產增收的國家級大糧倉,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