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糧食粉塵爆炸對糧食企業安全生產的威脅
從上世紀80年代起,糧食粉塵爆炸問題在我國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不論是“世界銀行貸款改善中國糧食流通項目”、“骨干庫改造”,還是“國家儲備庫”建設,粉塵防爆問題受到管理部門、技術部門和生產部門等各方面的重視,有關部門投入專項資金用于粉塵防爆措施。但由于粉塵防爆知識在糧食行業中普及得不夠,在實踐中,還存在著如“開放空間不用防爆、采用粉塵防爆電器裝置就可以防爆、用氣體防爆電氣設備代替粉塵防爆電氣設備或者平房倉不用防爆”等不少錯誤的認識。
糧食粉塵是可燃的有機物,當這種懸浮于空氣中的可燃粉塵的濃度達到爆炸極限時,一旦遇到足夠能量的點火源,就可能發生爆炸。糧食粉塵爆炸的例子并不鮮見,據報道,全世界平均每天發生一起糧食粉塵爆炸事故。糧食粉塵一旦爆炸,就可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發生人身傷亡事故。發生粉塵爆炸有3個必要條件:①粉塵本身可以燃燒;②粉塵與空氣混合物濃度在爆炸極限內;③存在足以點燃爆炸性粉塵混合物的火花、電弧或高溫。在封閉的空間內可燃性懸浮粉塵是典型的危險源,燃燒會導致化學爆炸。導致爆炸的直接原因是粉塵濃度處于爆炸極限之上,同時有火源或高溫。糧庫作業中粉塵濃度較高的主要是糧食水平輸送機和斗提機內部。另外,根據《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設計規范》(GB50058-1992),工作塔、淺圓倉地廊、打包間、火車接發設施等安裝有良好除塵效果的通風裝置時,可降低設防要求或設為非爆炸危險區,正常情況下沒有粉塵爆炸危險。
2 糧食倉儲職業病危害與環境的關系
糧食倉儲主要職業病危害有:①粉塵的危害。粉塵對人體的危害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胸悶、胸痛和呼吸困難等。X線胸光檢查可見肺紋理增多、增粗、扭曲、中斷改變、粟粒狀結節影、肺氣腫、胸膜增厚以至塵肺;②農藥的危害。糧倉常用敵敵畏、防蟲磷、磷化鋁、氯化苦等農藥防蟲治蟲。敵敵畏、防蟲磷屬中、低毒性的有機磷農藥,對于血液中的膽堿酯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同時還對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皮膚等有損害作用。磷化氫對肺臟、心血管有很強的毒性作用,能引起肺水腫、休克、心律不齊等。自覺癥狀為惡心、嘔吐、呼吸困難、心悸、高血壓等。表明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肝、腎等實質臟器受到損害;③高溫的危害。在秋糧入庫時正值高溫季節,糧倉內溫度高達35一40℃,尤其是突擊入庫時,倉儲職工需在倉內長時間工作,進水少、出汗多,易造成血、尿濃縮、排尿困難,導致腎、膽結石。
谷物粉塵中含有有機物顆粒與無機物顆粒,是一種混合性粉塵。長期超量吸入可引起各種肺部疾患、變態反應、塵肺、外源性變態性肺泡炎和單純性非特異性呼吸道刺激(慢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塵肺是由于在生產環境中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而引起的肺彌漫性間質纖維性改變為主的疾病。它是職業性疾病中影響面最廣、危害最嚴重的一類疾病。倉儲人員經常接觸粉塵、農藥、生物因素,而其對人體的皮膚、呼吸系統、心、肝、腎等系統有刺激、致敏、生物學作用,為了更好地保護工人健康,在我國1988年公布實施的《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中,塵肺對健康危害極大,關鍵在-于預防。具體包括改革不合理的生產過程,建立粉塵監測制度,切實落實綜合防塵措施,減少吸入粉塵的機會,對粉塵作業工人定期體檢,做到早期檢查、早期診斷,對已確診為塵肺患者及早調離粉塵作業,并進行必要的治療,平時可服用排毒洗肺的中藥防治,清除肺部污物,控制和減少塵肺的發病率。
糧食倉儲職工在倉房空倉清毒,糧食入、出庫、通風降溫、熏蒸殺蟲及糧情檢測等業務環節中,經常接觸谷物粉塵、昆蟲類、微生物和劇毒水蟲藥品,容易產生皮炎、塵肺和急慢性有機農藥中毒等職業病危害,須引起各級糧食部門和勞動部門的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改善環境條件,加強衛生防護,防治職業病危害,以確保從業人員的身體健康。經調查,糧食倉儲作業環境中存在有粉塵、農藥、生物等多種職業危害因素,而且粉塵、毒物污染嚴重,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建議:一是要加強倉儲環境的勞動條件,如倉庫內防粉塵、防毒、防蟲技術改造;二是要加強對倉儲作業人員的職業衛生教育,加強個人防護;三是開展定期健康監護和環境監測。
3 生產管理應用實例與職業病防治措施
防治職業病危害主要從改善倉儲條件和加強倉儲職工自身保護兩方面著手,結合近年的工程設計和生產管理體會,重點介紹一下我們在生產過程中的主要措施。
3.1 完善防護設施,加強作業現場管理
在倉房內安裝排風扇可以及時排除倉內粉塵和毒氣,通風降溫。具體做法是:每棟倉按照每15 -20萬kg的倉容安裝1臺直徑500 -600 mm、額定排風量150 m3/h、功率為0.6 kW的排風扇。風扇應裝在高于裝糧線0.5 -0.8 m的倉墻或山墻上,分布均勻。使用排風扇排除粉塵、毒物及通風降溫的方法如下:當糧食入庫或翻動糧堆產生粉塵時,將倉房窗戶關閉,若采用機械通風的倉房,還應關閉進風口,打開倉門,啟動風扇,向倉外排風,這樣可將粉塵及熱量排出倉外。經檢測,凡裝了排風扇的倉房,倉內粉塵濃度可降至2-5 mg/m3,基本上符合國家允許標準。倉房空倉消毒或糧食熏蒸達到規定密閉時間后,就可采用排風扇通風散氣1-1.5 h。散氣方法與排塵方法一致,不同的是在進風口上安裝1塊紗窗布,以防止外界害蟲感染。經測定,用排風扇通風的倉房要比自然通風的倉房散氣徹底,采用自然通風散氣的倉房,都有不同濃度的毒氣殘留,糧食入庫時,開動風扇不僅能排除倉內粉塵,而且還能降低倉溫。如廣東省夏秋氣溫均在35℃左右,屬于高溫高濕天氣,而倉內溫度可達35-40℃。倉儲職工在倉內長時間工作,很容易發生中暑、昏倒、排尿困難等情況。經測定,凡裝了排風扇的倉房要比未安裝排風扇的倉房溫度低2-3℃。采用排風扇通風以來,未發現倉儲職工在秋糧入庫中發生中暑或昏倒的現象。由于新沙港是港口糧庫,中轉業務較多,轉載房區域粉塵較大,為了保護環境,減少粉塵危害,糧庫安裝了一套真空清掃裝置用于清理粉塵,實踐表明效果良好。
在新沙港糧庫糧食輻照處理項目初步設計中,按調運糧食含雜量宏觀統計,作業場所產生的粉塵總量將不超過1%,輻照處理的粉塵量約為0.288-0.384 r/d。根據類比調查,糧食倉儲作業場所粉塵濃度范圍為40259.5 mg/m3,均值為140.9 mg/m3 0生產工藝采取糧食密封輸送,可減少粉塵外揚。在緩沖倉、提升塔共設4組除塵系統及6臺單級除塵器,在輸送線落差點設置吸風口,對作業線上粉塵及時進行處理。輻照工藝設有除塵風網。輻照裝置的除塵系統設計為獨立系統,并處于負壓下運轉,可有效防止糧食輻照時及輻照后粉塵外溢。通風除塵配置有離心式通風機(電機功率7.5 kW)和脈沖式除塵器。
另外,我庫安排人員定期清除糧食作業車間內的粉塵,以防粉塵過量地積聚。在過往生產和管理中,所遇爆炸危險性最高的作業包括:筒倉內進行動火作業、斗提機維修作業和除塵器維修等。糧食倉庫動火時,應采取切實可靠的防范措施,事先應得到糧庫安全管理部門的批準,申辦“動火證”,明確作業工程負責人、動火作業人和安全監護人等,同時協調在動火期間相關區域停止與動火無關作業。對具體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生產安全教育和施工方案交底。糧食倉儲區內禁止吸煙,禁止一切明火。加工設備的機械部分應減少過度地摩擦,定期檢修,及時加油,以防發熱。車間內的電器設備不應過度發熱,不應產生火花;電器設備應有良好的接地,以導除靜電。筒倉廠房內應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等。
3.2 加強防護,強化自我保護意識
糧食倉儲人員在業務環節中受到含有大量谷殼、毛、刺、糠及混有泥砂、金屬、昆蟲及細菌、農藥等類的谷物粉塵的嚴重危害,致使倉儲人員的呼吸系統疾病、可疑塵肺、一期塵肺發病明顯高于對照組。主要原因是糧食入庫、出庫、扒谷、通風過程中由于防塵措施不力,倉儲人員不帶或少帶防塵口罩,使粉塵大量吸入體內而引起各種病理改變、粉塵濃度高是由于稻谷干燥,混有大量泥砂等,庫內溫度高,且倒谷從上往下落差大,粉塵在空中不易沉降而造成作業環境粉塵濃度高,作業人員健康受到嚴重威脅。有關資料表明,中毒病例的發生與倉儲人員進入庫內的時間、防毒面具佩戴是否完好、個人防護、接觸劑量有密切的關系,職業中毒與安全操作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