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縣搶早抓前積極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穩定糧食播種面積,計劃大春糧食播種面積27.45萬畝,總產15.51萬噸,其中重點抓好15萬畝優質水稻、8.5萬畝雜交玉米、2.3萬畝馬鈴薯等主導作物,從提高單產、增加總產上下功夫,促進全年糧食平衡增產;加大科技骨干措施推廣力度,力爭水稻、玉米、馬鈴薯三大主導作物良種覆蓋率達100%,推廣測土配方施肥22萬畝,防災減災技術措施8萬畝、水稻旱育秧0.8萬畝、水稻精確定量栽培2.5萬畝,水稻機插秧0.2萬畝,實施農機耕作90萬畝次,病蟲害綜合防治100萬畝次,創建以水稻、玉米、馬鈴薯等主導作物8片8萬畝高產田,20萬畝糧糧、糧果、糧經作物間套種;開展綠色生態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在洱海流域重點鄉鎮創建10萬畝水稻綠色生態種植基地,同時創建3萬畝水稻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0.2萬畝蔬菜和0.3萬畝藍莓核心示范樣板;積極組織農用物資供應,全縣已調儲化肥1.65萬噸、農膜200余噸、堆積農家肥38.66萬噸、各類優質良種1800多噸、備荒種子5噸,并已配送各鄉鎮農資經營點,確保春耕備耕順利開展。
同時,洱源縣立足氣候和土地資源優勢,充分利用烤煙地、果園等有利條件,扎實抓好8萬畝晚秋作物擴種,實現多種多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