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運營構筑全產業鏈
中糧最早是國家政策支持下單純經營農產品和食品的外貿公司。上世紀末國家開始推動糧食流通領域改革,糧食進出口經營權初步放開,中糧在糧油進出口領域的獨家壟斷地位受到挑戰。為應對市場競爭,中糧開始轉型,并迅速在糧食油脂加工、農副產品種植養殖、食品生產、地產投資等領域形成多個業務群。
2004年寧高寧從華潤空降中糧后,面對業務體系日益龐雜的中糧,寧高寧提出未來將中糧核心業務調整為五到六個業務單元或業務群。同時,中糧集團開始通過資本運營不斷進行業務重組和資產整合,優化產業結構,積極向食品產業上下游延伸,構筑全產業鏈。
資料顯示,2004年中糧集團并購中國土畜公司,并對其大力進行業務重組和資產整合,調整產業結構和商業模式。2005年,中糧全面重組新疆屯河投資股份公司,改稱中糧新疆屯河股份公司。2006年,中糧對中糧國際實施了一套大規模的分拆重組計劃,以53.3億元向中糧旗下的中糧香港收購食品、飲料及農業相關業務,同時將旗下從事農業生產業務的中糧控股分拆,在香港主板獨立上市。分析認為,香港資本市場的投資者青睞于投資專業化的公司,這是中糧國際分拆的原因所在。
2005年至2013年,中糧共完成近50起并購項目,投資額146億元。
尤其是2014年,中糧在國有資本投資摸索方面大步前進,通過資本運作布局海外方面也是成果顯著。如2月份收購荷蘭農產品及大宗商品貿易集團尼德拉51%的股權,4月份收購香港農產品、能源產品、金屬礦產品全球供應鏈管理公司來寶集團旗下的來寶農業51%的股權。收購荷蘭尼德拉和香港來寶農業的多數股權,使得中糧集團迅速躋身全球大糧商之列,初步形成國際化資產布局和經營網絡。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中糧利用資本杠桿打造全產業鏈,從供應鏈源頭到加工和銷售,通過資本來撬動整個鏈條。
投資回報顯著
而在投資回報方面,與主營業務的業績相比,中糧的投資回報要好得多。媒體報道稱,中糧在米面油加工主業的利潤并不高,甚至虧錢。數據顯示,2011年、2012年、2013年,中糧集團投資收益分別為54.96億元、62.73億元、51.42億元,分別占營業利潤的67.57%、107.62%、154.93%,比重很高。這意味著如果沒有投資業務貢獻的利潤,中糧集團其他業務的利潤可能是虧損的。
對在資本運作方面取得卓越成效的中糧而言,全產業鏈的兩端既需要保障農民的利益,又需要在保障市場產品供給的同時滿足中國消費者日益發展的飲食升級需求,來自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或許會更有長遠的意義。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之后,2014年7月國務院關于“四項改革”試點企業首批名單公布,中糧集團成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