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地理標志
發展以農民增收為核心的特色農業
很久以來,松江一直是全國農業發達地區之一,水稻產量始終處于領先水平。同時,松江大米以品佳質優聞名全國,成為歷代進貢朝廷的貢品。
為推動本土農業發展模式轉變,提高松江大米的知名度,促進農業經濟產業化,松江區立足于浦南地區豐厚的農產品資源,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申請注冊“松江大米”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著力發展以地理標志為核心的特色農業。
經過多方努力,“松江大米”于2014年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方政府建議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松江區葉榭鎮、泖港鎮、石湖蕩鎮、新浜鎮、小昆山鎮、佘山鎮共6個鎮現轄行政區域。
今年,該區把進一步擴大“松江大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影響力,作為農產品推廣的一項重點工作,出臺《地理標志產品松江大米》地方標準,規范了松江大米的產前、產中、產后過程;規定了松江大米的產地范圍、生產技術規范和質量要求等內容。今后,“松江大米”品牌將由松江區農民合作聯社統一運營,以嚴格的技術標準、生產管理和服務保障體系要求,通過政府引導,龍頭企業示范帶動,逐步形成富有競爭力的大米產業集群。同時,該區授權由松林工貿有限公司為唯一稻谷收購商推向消費市場。早在今年水稻播種期間,松林工貿就與葉榭、泖港、新浜、石湖蕩等鎮的49戶家庭農場主簽訂了“松江大米”預購合同,一共簽約5436畝糧田,按高于國家稻谷收購指導價15%的價格進行收購,種植戶每畝可增收約200余元。由于經營有了保障,農場主們全身心地投入到田間生產中。
目前,“松江大米”從生產、加工到市場運作,都有統一的質量把關,預計中秋、國慶節前市民就可在遍布全市的150多家松林品牌專賣店和華聯超市400多家直營店,購買到最早一批標有“松江大米”標識的大米。
種養結合模式
助推農民增收確保“松江大米”精優
與松林工貿有限公司簽訂“松江大米”預購合同的49戶家庭農場,全部是種養結合模式的家庭農場。王龍欽詳細介紹了“種糧+養殖”種養結合家庭農場具體運作過程:每個種養結合家庭農場全年可飼養肉豬1200-1800頭(共三個批次),按照代養協議,松林公司向家庭農場提供體重25-30公斤/頭的健康苗豬,并提供肉豬不同生長階段的相應營養濃度飼料。等到肉豬飼養到105-110公斤時,由松林公司支付平均每頭50元以上代養費后,統一收購上市。這樣,每個種養結合家庭農場養豬年收入可達8萬-10萬元。同時,松林公司根據嚴密的科學測算,規定每個種養結合家庭農場要有150畝農田作配套,這樣農場的豬排泄物可以經過循環系統進入鄰近的良田,作為有機肥用以肥沃土壤。
“施用豬場有機肥種出的大米,會一年比一年好吃。但若種植優質品種,則農田必須連續施用豬場有機肥四年以上,才能種出精品大米。”王龍欽認真地說道,目前,松江區73戶種養結合家庭農場中,真正達到種植優質大米的只有49戶。
好大米必須選用優質高產良種。松江大米選用的是自己培育的、適宜在本地區種植的優良粳稻品種。其中,早熟常規品種:松1013;中熟常規品種:松1018;晚熟常規品種:秀水134。
據介紹,主打優質水稻品種“松1018”系中熟晚粳類型,軟米;全生育期152天左右,平均畝產625公斤,高產田塊650公斤以上。特點:香味濃郁誘人,營養豐富,做成米飯晶瑩如玉,食之清新可口,黏而不膩,熬粥更是凝頭十足。品質:2014年1月,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黏稠度、蛋白質含量等5項指標均達到國家一級優質米品質標準。“今年秋收,松林工貿以高出國家收購價15%的價格,向種養結合家庭農場收購優質大米。若按每戶150畝計算,種植優質大米的社員每畝約增收200元左右。” 王龍欽笑著說。
說話間,膚色黝黑、臉上寫滿喜悅的李春風走了過來:“種養結合模式真的很好。今年,我們家庭農場飼養生豬1500頭,收入約8萬元左右;種植水稻340畝,畝產量可達625公斤,收入約25萬元左右,又是一個豐收年。”
王龍欽表示,產于黃浦江上游水質保護區沿岸,具有水凈、地凈、空氣凈的生長環境優勢,松江優質大米將以每年5000畝以上的增幅向前發展,預計到2018年可達3萬畝,并成為市民最愛的品牌大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