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預計減少7成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轎子山鎮龍興村。在村級道路兩旁,遠遠望去成片的水稻呈金黃色。“如果天氣好的話,近一個星期就可以收割了。”一位村民告訴記者。
在龍興村種糧大戶王德利家的稻田里,記者看到大片稻谷顆粒干癟,稻穗頸部呈褐色,上面還有一些灰色的霉層,但是整株稻谷的下部葉子卻很茂盛。今年,王德利家種了20多畝稻谷,基本上全部出現這種情況。“不算人工,光種子、化肥就投入了近萬元。”王德利稱,今年水稻產量預計不及去年1/3,“可能連本都收不回來”。
村民李用貴家種的2畝稻谷也出現了這種情況。“一株稻谷上可能就幾粒好的,其它全是空殼。”李用貴說,往年2畝稻谷可收3000多斤,今年500斤都難說。
龍興村支書李用富介紹,村里的2600多畝水稻,無一幸免,基本上全部出現了減產甚至絕收現象,產量較往年預計減少七成。
“這么大面積的減產,往年沒有出現過。”村民對此十分困惑。他們表示,今年并未出現嚴重的旱澇災害,也沒有發生病蟲害。因此,有村民猜測,可能是種子出現了問題。
記者了解到,他們選用的水稻種子有“宜香1577”、“宜香3003”等多個品種,且購買的商家也都不同。
極端氣候導致減產
“這種現象今年在轎子山鎮很多村寨都出現了。”轎子山鎮農業服務中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出現水稻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可能是因低溫、多雨的氣候所致。
上述負責人稱,8月份正值水稻孕穗、抽穗、灌漿期,據農業氣象情報顯示,今年8月份西秀區平均氣溫與歷史同期相比偏低,降雨量較歷史同期相比偏多73%,這種極端氣候一定程度上對水稻生長產生了不利影響。
對于村民提出的水稻種子出現問題的說法,這名負責人表示“可能性很小”。他說,同一系列品種的種子出現這種問題可以理解,但如果是不同的種子、不同地區均出現這種現象,那就不能說是種子的問題了。
記者隨后聯系了西秀區農業局,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并未接到類似情況的反映,只是在楊武鄉、舊州鎮等地的部分水稻出現病蟲害的現象。
據了解,出現這一現象后,轎子山政府高度重視,目前已對全鎮水稻受災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并正組織有關專家對受災原因進行核查。
轎子山鎮農業服務中心一位負責人表示,西秀區已為全區水稻購買了農業保險,目前正協調保險公司到現場協商賠付的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