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面粉機:我國糧油機械行業所面臨的形式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6-07 16:27:41
我國糧油機械行業的技術發展趨勢:
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引發了糧油機械技術由產中向產前和產后延伸,由主要糧食作物向優勢經濟作物發展,由種植業向養殖與加工業拓展的新需求。
低碳經濟時代的來臨,對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先進適用、智能化、精準化、多功能、高效率的保護性耕作、復式作業、精細農業等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農業裝備已成為當今農機工業的技術發展趨勢。用電子信息化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農業機械,促進自動化、智能化和精準化農業技術的研發及盡快應用,是未來糧油機械發展的必然。
糧油機械行業市場需求分析:
隨著21世紀人口數量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保證充足的糧食和多樣化、高品質的農產品供給,迫切需要提高農業生產水平,這對農業及農業現代化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對糧油機械提出了更高要求。
1.國際市場需求分析
市場的全球化,是我國農機工業發展的重要目標。世界各國糧油機械發展的不平衡性,為我國糧油機械走向國際化提供了機遇。從近年出口發展態勢分析,亞洲、北美和歐洲仍是主要出口市場。其中亞洲是傳統出口市場,出口比重近年出現小幅下滑,對北美和歐洲的出口比重緩步提升,而對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出口逐步增加將會拉動總量,總之主要出口市場格局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
另外出口產品的結構將隨著國際市場的需求不斷地調整。一是出口產品的類別將逐漸增加,并且由當前以小型產品為主向大、中、小型產品相結合轉變,大中型產品所占份額將提高;二是出口產品檔次也將逐步提高,包括產品的外觀、可靠性、質量、售后服務等,我國出口產品必將由低端產品向中高端產品發展。
2.國內市場需求分析
未來五年是我國糧油機械大發展的關鍵時期,預計糧油機械總需求量將持續升高,新技術和產品開發速度將加快。通過對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業勞動力比重與農機化水平,以及對糧食產量、種植面積的定量與定性分析,國內市場農用總動力將會繼續增長。
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農業生產方式轉型升級為農機發展帶來機遇
在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我國農業生產集約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業形式日趨多樣,資本替代勞力趨勢明顯。隨著專業化、規?;?、企業化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的持續推進,農業功能的不斷拓展,使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逐步成長為現代農業的生產經營主體,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已成為農機發展的重要機遇。
?。?)國家政策與法規為糧油機械的跨越發展提供保障
近年來,中央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黨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出臺,為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國家實施“多予少取”的惠農政策,提高了農民投資實力,激發了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積極性,繁榮了農機市場。中央政府提出的建立健全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的財政方針,加大對購置和更新農機具給予適當的補貼,農業稅的減免政策以及農機減免稅長效政策,間接或直接地增強了農民購置糧油機械的實力和糧油機械企業的發展后勁。糧油機械社會化服務組織不斷健全和壯大,提供了使用糧油機械的便利條件。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明確把“多功能農業裝備與設施”列為農業重點領域優先主題,并且在其他領域中也明確提出相應的涉及農業機械的重點內容?!秶鴦赵骸兑庖姟访鞔_指出促進我國農機工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提出促進糧油工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明確了糧油工業發展方向和糧油機械產品的發展重點,規劃了糧油機械產業發展布局,具體部署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強組織領導等方面的工作。
?。?)我國總體上進入“工業返哺農業”的戰略轉折期
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階段,我國城鄉結構、產業結構、從業結構都將發生重大調整,是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成長期,也是農機工業結構調整期和發展提升的關鍵時期。
?。?)現代化技術發展,支撐農機制造業技術水平快速提升
適合我國特點的創新技術以及強大而先進的動力、機械、電子、信息、化工等上游產業支撐條件已經成熟,為農機制造業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近乎完備的基礎技術支撐保障。
?。?)糧油機械國際化步伐加快,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繼續堅持的開放戰略,農業機械國際交流合作和國際貿易將不斷擴大,與世界農機工業發展的相互聯系和影響也會日益加深,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相互補充,中國農業機械走向世界的步伐也將日益加快,出口產品結構將不斷升級,市場將逐年擴大,市場份額將快速增長,從而推動我國農機制造業的發展與升級。
2.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未來幾年,糧油機械產品類別的多元化發展和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對農機產品功能、性能、質量和關鍵零部件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隨著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所需的技術和資金門檻越來越高,投資風險在不斷增大;糧油機械產業鏈垂直整合和企業橫向整合趨勢將更加明顯,產業集中度將不斷提高。同時,跨國公司在加快低附加值產業對外轉移的同時,牢牢控制著高端零部件和關鍵技術等產業鏈核心環節,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短期內將難以改變。這一切使國內企業面臨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