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突出河南遂平一種糧大戶認為,伴隨著土地流轉規模的上升,種糧大戶必須購置烘干機等農業機械設備。
“我認為,如果流轉1000畝土地以上,烘干機等設備必不可少。”上述種糧大戶稱。同時,許多種糧大戶表示,從成本方面考慮,烘干機也將成為必備機械。
“打個比方,一臺烘干機一天可將20噸水稻的水分含量從30%降到16%左右,需要成本500元,而人工翻曬到同樣水平,需要400平方米的水泥曬場和8個勞動力進行3天以上的翻曬,雇工成本在2400元以上。”一位種糧大戶計算著說。
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激烈的競爭下,我國糧食烘干機械市場難掩相互排擠的亂象。
“目前糧食烘干機械市場主要是自主品牌糧食烘干機械市場存在著嚴重同質化、價格混亂無序、質量良莠不齊等諸多問題。市場上只要有一家廠家推出的一款新產品市場反映好,立刻就會有很多廠家跟進。同質化使得新產品的生命周期變得越來越短,價格也一降再降。”一業內人士說。
王金富也認為,從全國范圍看,我國糧食烘干產業仍存在的許多突出矛盾:首先是需要引起重視,其次是解決產品供給問題,第三是解決推廣模式和服務保障問題。目前看,國內糧食烘干機產業發展缺乏規劃,產品生產總量不足,而且產業內未形成具有核心領先技術的自主品牌企業;烘干機經營主體數量較少;干燥能耗高,造成能源浪費;糧食干燥后品質較差,尤其是玉米;缺乏適合油菜籽、大豆及經濟作物等的烘干技術和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