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糧食產業可適當增加進口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6-17 14:18:43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閉幕,會議再次強調了糧食安全問題,提出“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目標,形象地以“中國碗必須裝中國糧”來強調堅持糧食自給。
今年,我國糧食總產量成功實現“十連增”,那為什么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是否還需要進口糧食?進口糧食會危及糧食安全嗎?另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集體所有權怎么落實?農戶承包權怎么穩定?土地經營權怎么放活?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昨天接受了中央臺獨家專訪對此進行了解讀。
韓長賦: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會議是在我們的糧食實現了十連增、農民的收入實現了十連快,就是農業形勢好的這樣一個背景下召開的。在這個背景下中央強調國家糧食安全,強調增產增收,強調農民的小康,小康的核心是增加收入,強調新農村的發展,我覺得是中央對現代化規律和我們的國情以及發展階段的一個深刻把握。
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6億噸,比上一年增長了2.1,首次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十連增。而就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史無前例地把保障糧食安全列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在豐收捷報頻傳的情況下糧食安全為何會引起高度重視?韓長賦表示:
韓長賦:一個國家特別人口大國保障人民吃飯這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保障人們吃的飽、吃的好、吃的安全,解決人們的吃飯問題,這是我們第一位的工作,第一等大事。所以總書記講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我們的飯碗要裝中國糧,我覺得這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思想。
此次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新形勢下的糧食安全戰略,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適度進口,也是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后,再一次被提出。不少網友對此表示,我國糧食已經實現了“十連增,為什么還要從國外進口糧食呢?對此,韓長賦解釋。
韓長賦:雖然我們豐收了、增產了,但是我們的產量的增長還沒有跟上我們消費需求的增長。盡管近幾年我們的糧食進口增加,但是總量并不多,2012年最高是1300萬噸,1300萬噸也就是200多億斤,所以我們產量是1萬2千億斤,大概是200多億斤,所以大體上我們高的年份糧食我們就說現在叫谷物,三種谷物的進口只相當于我們國內的產品的2左右。
此次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魂”。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農村集體土地應該由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農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體都不能取代農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論承包經營權如何流轉,集體土地承包權都屬于農民家庭。
韓長賦:我們現在根據三中全會的部署和這一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要求在研究和布置相關的試點,要在試點的基礎上成熟了一個來推進一個,這個不能等但是也不能急。
提到在土地流轉當中備受關注的“確權”問題,韓長賦進一步表示:
韓長賦:確權一個可以使農民吃上長效定心丸,我們農村的土地集體有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還有一個生產經營權,這次要把承包經營權要確定下來。第一個好處是農民心里踏實了,沒有后顧之憂了,第二個好處只有確權到位了,才能夠流轉放心流轉、穩定地流轉,對農戶來說才能保證流轉遷移,對于新型經營主體才能夠比較穩定的、明確的、規范的或者是相對長期的流轉土地,從事規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