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泰國大米是否會沖擊到國內米市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6-17 14:26:59
有報道稱,出于對泰國政局穩定與否的擔憂,中國北大荒(9.36,0.00,0.00)商貿集團近日終止了從該國采購120多萬噸大米的交易。后又傳出消息,以上報道不實,北大荒將繼續履約進口泰國大米,并稱“進口大米不斷涌入,將壓低國內大米價格”。然而分析人士認為,對于這種現象還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價差導致進口沖擊?
如果北大荒終止進口泰國大米,“從中長期看,或可部分緩解對于國內稻谷加工業的沖擊。不過從短期看,這種影響并非立竿見影。”而如果繼續履約進口泰國大米,“一方面,由于進口大米與國產大米的價差一直存在,因而進口大米對國產大米價格雖有一定的壓低作用,但這種作用是長期存在的,不會因進口泰國大米而陡然增加;另一方面,國內稻谷的收購成本高企,再將加工費用計算在內,因而大米的價格不會受到太大沖擊。”生意社稻谷分析師劉威在接受中華工商時報采訪時作了上述表示。
劉威認為,實際上大米的進口是由于國內外價差導致的,而非由供求引起的。國內糧食價格成為價格高地,自然吸引進口。另有業內人士認為,正是由于價差的存在,導致進口大米對國內稻谷加工業的沖擊。
我國主要從越南、巴基斯坦、泰國進口大米,與國產大米相比,進口大米的品質不高,但價格相對較低。泰國目前是中國第三大大米進口來源,排在越南與巴基斯坦之后,但是泰國大米價格高于前兩者。由于國內稻米價格不斷上漲,人民幣持續升值,從事進口大米經營獲利比較可觀,進口大米通過各種渠道不斷進入國內稻米市場,并擠占了很大一部分國產大米的市場份額。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進口大米已沖擊我國的稻米市場,由于采
購國產稻谷加工成大米后再銷售利潤較小,很多稻谷加工企業做起了進口大米的購銷生意,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型的稻谷加工企業。
據北方糧網消息,在江西省稻谷主產區,糧食加工企業運轉狀況堪憂,當地很多稻谷加工企業已連續兩年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平均開工率只有20.江西鵬輝糧業有限公司一位江姓負責人表示,大多數民營糧食加工企業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中小米廠大面積停產。
劉威表示,中國是否取消進口泰國大米對國內現貨價格影響不會很大,國內糧食的價格高地不會因此受到削弱。國內稻谷庫存壓力一直存在,現貨價格受國家最低收購價支撐較為明顯。另一方面,中國近兩年來進口大米數量維持在200萬噸以上,從泰國進口大米數量在這一范圍內。
至于對于稻米期貨的影響,劉威認為或有一定的炒作作用,但波動不會太明顯,目前現貨市場維持平穩。不過也有現貨行業人士認為,在進口大米到港量仍較大的情況下,國內稻米市場受到的沖擊會加重,國產稻米價格將會受到較大影響。
事實上,為保障國內大米生產商的利益,防止過度依賴進口,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將每年的大米進口量上限設在500余萬噸,但業內人士多預測這一上限會被打破。進口產品的增加,在消費者獲得更多選擇的同時,國內水稻加工企業則面臨更大競爭壓力。國內長期有“稻強米弱”的現象,即大米價格與稻谷價格出現了倒掛,市場上大米價格低迷不振,稻谷價格相對堅挺。國家對稻米價格實行托市,稻谷最低收購價格一直上漲,而大米價格更多是靠市場調控,走勢相對偏弱。今年以來大米價格出現小幅下降,“稻強米弱”的現象更加突出。部分地區稻米出現產區和銷區價格倒掛的情況。
而大米銷售價格走低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進口大米的沖擊。湖北、江西等地的米企加工廠都有這樣的反饋。一位米企負責人表示,
由于大米加工利潤很低,部分企業會少量收購進口低價大米,摻進國內大米里面銷售。另外,也有食品加工企業看中這些進口大米的價格優勢,買入做食品加工原料。
價格高地還在長高?
對于國內糧食價格高地的形成,劉威這樣闡釋:國家從2008年開始已連續6年上漲稻谷最低收購價。劉威認為,從以往的上漲幅度來看,今年漲幅在0.12-0.20元/公斤。春節前夕稻谷安穩過年,年后市場靜待最低收購價格的政策性提振。
2月11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2014年國家稻谷最低收購價,具體為:2014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135元、138元和155元,比2013年分別提高3元、3元和5元。
從以往來看,最低收購價的出臺無疑是給2014年稻谷市場樹立一個價格標桿。政策收購價格提高幅度低于預期,加之稻谷高庫存壓力,2014年稻谷變化不太大,以穩中顯強為主。
2013年稻谷市場整體反應不佳,進入2014年,雖臨近春節稻谷市場有所回暖,但受主產區中晚稻增產消息的影響,加之大米銷售難以走旺,稻谷市場還是利空因素較多。據統計,截至1月10日,湖北、安徽等14個中晚秈稻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中晚秈稻2875萬噸,同比增加860萬噸;黑龍江、江蘇等7個粳稻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粳稻2721萬噸,同比增加859萬噸。
1月19日中央一號文件指出,2014年在稻谷主產區繼續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保障農民利益,提高種植積極性。自2004年國家開始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以來,連續上漲稻谷最低收購價格,2013年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為1.35元/斤,比2012年上漲0.1元/斤,粳稻2013年最低收購價格為1.5元/斤,與2012年相比同樣上漲0.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1元/斤。政策性收購的提振,支撐市場價格。國家不斷加大利民政策,例如加大農業保險力度、提高保費補貼比例、部分產區運費補貼等利好政策。
不過對于春節后的市場,劉威表示存在樂觀因素,主要是價格看漲預期較弱,普遍認為以穩為主,小幅波動。目前大米行情受春節帶動有所提振,與前期相比上漲1-2分錢,上漲空間不大。劉威認為,國家政策向好,稻谷市場迎難而上,年后最低收購價收購結束,市場糧源供需情況或帶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