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大農業補貼力度。從糧食安全、農業轉型、農業現代化、農業升級、農民收入增加等諸多角度來論國家都應該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補貼額度。依據WTO《農業協定》,用好“綠箱”、“藍箱”、“黃箱”政策,盡力追加農業補貼額度,達到符合實際需求。同時要管理好、監督好補貼效果,做好反饋機制。
2.農業扶持政策宣傳要到位。好的政策需要執行層去宣傳,讓農民能明白,讓想種田且愿意付出的人獲得應有的扶持。政策執行者應熱情去基層,接觸真正的種田人,把政策帶到田頭,讓農民真正明白好政策不是寫出來的,不是只在紅頭文件上傳閱的文字材料。好的政策要精簡化、易被理解,要向正在謀求發展的新農人,真正需要農業扶持的專業農人及合作社,有清醒打算有規劃的上了規模的農戶或農場主宣傳到位,解釋到位,并能真正把有限的扶持或補貼送到他們手中。
3.農業補貼方式要靈活多樣?,F有的補貼方式一般為先建后補、先立項后申請、視規模大小補、專項貼息或無息貸款補貼等。這些已在實踐中取得一些效果,但還需要更靈活的方式來應對農業項目資金短缺。如先進行風險評估,評估通過者,可優先預支補貼;對補貼成功的項目鼓勵回報制度,回報支援急需資金的項目。
4.鼓勵其他資金的進入。對一些農業項目,特別是市場化的農業項目,可適度引進社會資本的進入,按市場化原則進行投入。僅靠縱向的國家補貼,特別是一些窮困落后地區,很難滿足實際需要。
5.可申請扶持補貼的部門較多,必須事先了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農業項目扶持主要來自于農業部、財政部為主的近十大部門。農業項目扶持的申請分別歸屬當地的農業局、工商局、科技局、商務局、扶貧辦等具體的管理部門,不同性質的補貼歸屬不同的部門,申請的農人們需事先花時間去了解學習,可直接向當地相關機構咨詢,這樣才知道怎么去申請,才會獲得更多的機會。
6.加強農業項目補貼監控。農業項目補貼或扶持機構應對獲得補貼的項目實行全程跟蹤,特別對獲得補貼量大的沒有成功的項目,要做資金清查工作,對違規操作行為實行追責。這樣有利于補貼扶持制度的公正公開透明運行,有利于推動新農業的發展,提升新農人們對新農業的積極性。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