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早稻種植減少單產增加 價格相對企穩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6-29 10:46:52
今年安徽省早稻種植面積300多萬畝,目前已基本收獲完畢。經全省6個雙季稻主產縣、區24個監測點及面上產量調查顯示,預計畝產平均超過490公斤,比去年略增。“由于前期溫度較低,今年早稻全面收割期比去年推遲了10天左右。”種植了400畝早稻的舒城縣舒茶鎮龍王廟街道種植合作社的杜世蘭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今年早稻畝產在1000—1200斤左右,比去年增產100斤/畝,但部分早熟田塊受到近期大風和雨水影響,倒伏面積較大,對機械收割造成不利影響。與杜世蘭一樣,廬江縣廬城鎮馬店村余新年品嘗到豐收的喜悅。他今年栽種了30畝早稻,他告訴記者今年早稻畝產達1000斤。
據安慶市農委種植業局總農藝師陳再高介紹,今年該市早稻播種面積在135萬畝左右,比上年減少5.73萬畝。今年早稻拔節期、孕穗期、抽穗期均比去年推遲2—3天,拔節期以前葉齡均比去年少0.2—0.3葉,而孕穗期和抽穗期的葉齡均比去年多0.5—0.6葉。他預計,今年早稻成熟期比去年略遲,而產量略高。本季早稻單產380—400公斤,比去年增產5%左右;總產在50萬噸以上,與去年基本持平。
從蕪湖市農委了解到,蕪湖市今年早稻面積穩中略減,單產持平略增,全市早稻種植面積48.3萬畝(較去年減少0.5萬畝),平均單產433公斤、總產20.91萬噸,分別較去年增加1.4%、0.34%。無為縣今年早稻種植面積在5.5萬畝左右,單產約410公斤/畝,總產約2.255萬噸。據蕪湖市農委高級農藝師吳席東介紹,今年早稻雖然面積減少,但單產增加,總體上長勢好于去年。今年蕪湖市早稻主栽品種為:皖稻143、嘉興8號、甬秈15等為主;今年早稻播栽期間,天氣形勢總體平穩,未出現明顯的低溫“倒春寒”天氣,早稻出苗形勢較好,苗期生長正常,爛秧、僵苗情況少;生長中期天氣適宜,病蟲害總體危害輕,僅紋枯病中等偏重發生,二化螟等其他病蟲害輕發;特別是生長后期氣溫適宜,有利于早稻抽穗揚花,早稻灌漿成熟期間,雨水充足,高溫干旱天氣少,沒有出現高溫逼熟現象,因而單產好于去年,早稻米質將優于常年。
從調查情況來看,近年來安徽省早稻種植面積整體呈下降態勢,安徽省糧食行業協會分析師舒佳興認為,主要原因一是受種糧成本不斷攀高影響,農民種植雙季稻與一季稻收益相差甚微,早稻種植積極性不高。今年化肥等農資價格總體上基本持平,但受種子、人工等價格繼續趨升的影響,早秈稻種植成本總體上漲較多。據他了解:種雙季稻正常年份兩季畝產約1900斤(早稻800斤/畝,晚稻1100斤/畝),按今年國家最低收購價價格產值約2800元,生產成本(含人工)約2210元,凈收益580元/畝左右。種一季稻是中晚秈稻每畝產量在1100-1200斤左右,產值約1500元,生產成本約1200元,凈收益300多元/畝;如果是粳糯稻則凈收益超過種雙季稻。因近年農戶收入呈現多元化,糧農對種糧收入依賴性降低,種雙季稻收益雖比一季稻高或相當,但對多數農戶來說,種雙季稻吸引力不夠,積極性不高。二是農村勞動力短缺現象突出,勞動力成本高。近年來,農村青壯年大多都出外務工,種糧農民年齡結構不合理,主要是老人和婦女。種植早稻,“雙搶”農忙期間農村勞動力非常短缺,如果請一個人一天工錢要120元,還要包吃住,并且請工困難。農村勞動力價格年年上漲,按種早稻一畝田按5個工作日計算,僅勞動力成本就需要600元,青壯年勞動力不足成為糧食種植效益提高緩慢的重要影響因素。三是農村居民口糧消費品質提高,早稻作為口糧的比例逐年減少。隨著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口糧消費主導是中晚秈稻,早稻口糧消費減少,早稻被更多地當著飼料用糧,部分農戶少量的種植主要是為了飼料用糧的需要。
由于前期市場早秈稻價低于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為認真落實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切實保護農民利益,經國家糧食局批準,經國家糧食局批準,安徽省于7月28日起啟動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確定了49個委托收購庫點、提供有效倉容18.8萬噸,滿足農民售糧需要。據電話了解,受托市收購政策提振,近日早稻市場價格上升。8月7日,蕪湖市場新早稻經紀人到戶價128-130元/百斤,企業到庫價132-135元/百斤,水份14%左右,較上周上漲2%;宣城市場早秈稻收購價在1.35元/斤,較上周上漲0.05元/斤;目前安徽早秈稻收購形勢總體較好,農民售糧較為積極。據宣城直屬庫趙主任介紹,今年該庫計劃收購早秈稻3萬噸,其中托市收購1萬噸,與去年收購量基本持平;該庫嚴格執行收購政策,敞開收購,現款結算,不打白條。目前已收購早秈稻3000多噸 ,品質好于去年;蕪湖縣精誠米業公司總經理溪居懷介紹,目前該公司已收購早秈稻1000多噸,除少量加工成米投放市場,大部分送往浙江一些糧庫。溪居懷告訴記者,今年農民售糧較往年積極,除托市價格有利外,主要是今年早稻受前期天氣影響,收獲期向后推遲了一周左右,加上近期的持續高溫,可能對晚稻種植造成不利,農民為保證今年雙季種植的收成,忙于收割早稻搶栽晚稻,為了節省成本和人力,積極出售手中已收割的早稻。
早秈稻屬于稻谷中的小品種,占稻谷總產量的比例不到20%,難以脫離稻谷市場的整體形勢。目前,國內稻谷供求處于寬松狀態,連續豐產,大量國外大涌入和經濟減速是主要原因。對后期早稻價格走勢,無為縣糧食局廖家絢分析說,國內稻米市場低迷,“稻強米弱”持續,早稻上市后收購形勢依舊嚴峻。收購預案啟動后,市場價格略有上漲對糧食加工企業收購積極性形成打壓,加工企業為了供應市場需要,適當小量收購加工新米投放市場,新糧庫存較往年大幅降低;糧食經紀人通過收購中間服務,賺取一定的服務費用,收購邊收邊走;因儲備企業和托市收購企業擁有資金、政策等儲多優勢,后期收購將逐漸占主導作用,市場糧源將儲備企業和托市收購企業集中,收購市場份額增加。預計后期早稻收購市場價格企穩,市場購銷將圍繞托市價小幅震蕩,秈稻米市場持續較弱行情,米價與稻價差異進一步顯現,市場主體經營心態各異,政策性收購趨于主導市場。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