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資比傳統倉節省55%,噸儲水泥投資200元以下。
傳統混凝土水泥庫基礎的荷載方式是依靠地質荷載承受壓力強度來負荷重體,而第三代大型鋼板水泥庫通過具有內聚反浮作用力的環形基礎,在不同地質下產生荷載能力,這種全新的荷載方式,避免了強化基礎——打樁的高額投資。不同地方不同地質情況打樁情況不一樣,地質條件差的地方打樁費用會比建庫費用還要高。而大型鋼板倉基礎部分不用打樁,只需做簡單處理,造價只是混凝土庫基礎處理的1/5,并且適合所有不同的地質條件。資料顯示,建設傳統圓倉噸投資一般在300~450元左右,而建設大型鋼板庫根據地質情況不同略有差異,因庫容大,輔助設施少,噸投資一般在200元左右。
二、結構設計有導料管和導料錐,使出庫率高達90%—95%。
在庫底結構上的優化設計,引導物料,減少庫內邊部存料,即使儲庫直徑很大,也保證排空率在90%之上。
三、智能化控制,實時監測,使物料達到最佳狀態,更有利于物料的儲備。
目前市場上較為廣泛的鋼板庫技術基礎仍停留在機械結構、電氣控制之上,不可避免的存在技術上的缺陷:物料入庫、出庫、存儲過程缺乏智能控制,技術落后,人工干預因素多,無法了解庫內保管、運行實況,無法保證物料的長期穩定存儲不變質。我公司采用計算機控制技術后,可對庫內流速、溫度、濕度、壓力、流量、料位、存量等諸多庫存要素進行自動化檢測,物料的進庫出庫全面受控于主機的智能控制,物料的質量、庫內分布等要素自動調節到最佳狀態,將原有技術條件下的盲目管理升級到基于計算機智能化控制的科學管理。
四、建設工期短,一般3個月便可完成。
大型鋼板倉基礎部分不用打樁,只需做簡單處理,節約了依靠打樁強化基礎的時間,一般混凝土水泥庫的工期是180天,而大型鋼板倉3個月左右便能完成。如果是庫群建設則可交叉施工,使工期更加縮短。
五、儲存量大,單倉儲存1—12萬噸。
作為單庫儲存,庫容量可建1—12萬噸,另外也可選擇組建水泥庫群,總儲量達幾十萬噸甚至更高。水泥入庫時容重較小,在1.2左右,儲存一段時間后一般達到1.4—1.5,如果儲存時間較長可達1.7左右。一般水泥儲存容量按照1.45計算。
六、均化效果好,庫內自行均化,減少均化過程的功耗。
采用氣體自動均化,水泥與氣體的流態混合使得均化效果優越。水泥質量波動是不同瞬間質變造成的。水泥生產企業往往采用空氣攪拌和倒庫摻合的措施解決,不僅增加了工藝難度,而且運行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在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大型鋼板庫的氣化排料完全替代了這一工藝,可使水泥產生良好的均化作用。
七、安全性高,在倉內儲存2年后水泥各項指標基本不變。
在大型鋼板庫的儲存狀態中,空氣被嚴密隔離,接近于真空封存。這種密封條件大大優于傳統的磚石混凝土結構,由于這種庫內的空間是一種完全封閉的狀態,除去進料帶人的空氣,沒有庫外氣體進入的條件,料滿后庫內形成一個大斷面的料柱,一般直徑和高度均在20米以上,庫壁與大氣隔絕,只有進料帶入的氣體形成正壓,而正壓作用迫使氣料迅速分離而形成高密度的料柱,消除了潮解條件,使庫存水泥在較長的時間內存放,能確保理化指標基本不變。實踐證明,大型鋼板庫中儲存兩年以上的水泥,僅凝結時間和抗折強度指標略有降低,抗壓強度等主要性能基本不變,而且沒有板結現象。
八、節能減排,一庫代替多庫,減少出入庫設備的功耗,把排塵點降到最低。
由于該庫采用的是氣體流化、氣體均化、氣體出庫的設計理念,采用高壓氣體,一氣多用,節省了大量氣源,同時也減少了用電量。庫內安裝有收塵器,由于只有一個進料口,因而一個除塵器便可確保無塵排放,既節能,又減排,避免了傳統儲庫環境污染的問題。
九、資源利用最大化,在水泥淡季儲存,確保旺季使用,既充分利用了現有資源,又實現了淡季連續生產。
大型的儲存設備,擁有近于真空的密封效果,實踐驗證的儲存效果,大可以在水泥淡季安心儲存,旺季高價銷售,賺取高額利潤的情況下,保證了連續穩健生產。
十、增加企業效益,是一種一次投資長期受益的有形資產。
投資省、工期短、儲量大、占地少、壽命長、節能減排,無不是增加企業效益的佳徑。
計算機控制大型倉儲鋼板庫具有以上優勢等,完全可以取代傳統儲庫及其他類型的鋼板庫。另外因其結構優化可廣泛適用于各種布局和多種產品,是廣大企業的好選擇。
十一、節約土地,消除環境污染,便于儲存利用。
這對國家提倡的節約集約用地政策的落實具有實際意義,也為建設方省下大筆資金。
十二、壽命長,可使用70年,提高利用率和整體性能。
進行規范內所要求的防腐維護,在外表沒有明顯腐蝕的情況下,保證70年的可靠使用壽命。
更多相關糧食鋼板倉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