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稻谷干燥保鮮干燥就倉干燥低溫儲藏干燥
新收割的稻谷,一般水分都在20 %~30 % ,為了能較長時間的儲藏和運輸,必須對其進行干燥。干燥的方法很多,但在我國用得最多的,還是最古老的自然晾曬法。它所需設備簡單、節能、經濟,但干燥條件難于控制,易發生曝曬或干燥水分過低,因而形成稻谷裂紋粒增多,碾米時碎米率增加,進而影響稻谷質量。劉建偉、徐潤琪等通過調研和實驗對稻谷的收割期、自然晾曬干燥條件及對稻谷爆腰率的影響做過一些研究報導〔1~4〕。他們調查發現,干燥到水分12.5 %以下的稻谷,其爆腰率可達47 %。他們實驗發現,晾曬干燥速度過快,超過1. 2 %水分/h的降水速度,爆腰率大為增加。這些干燥條件,農民很難掌握。加之近年來,農村很多勞力外出務工,稻谷收獲季節缺乏勞力,又難尋晾曬場地,因此很多農戶愿意收割后就將稻谷賣掉,哪怕價格低點,也不愿自行晾干再賣,這無疑加重了糧庫的干燥負擔。
另一干燥方法就是烘干機加熱干燥法,但在我國主要用于北方高水分玉米的烘干,用在稻谷干燥上較少,因為這些烘干機多屬高溫快速烘干機,用它烘稻谷不但爆腰率增多,還要嚴重影響品質和口味。商業部科技情報研究所〔7〕、游海洋〔5〕、劉平來〔6〕等對國外,特別是對日本的稻谷烘干機做過些報導。報導說,用于稻谷的烘干機,應是低溫慢速烘干機,介質溫度不要超過50℃,稻谷溫度不要超過35℃,在大通風量作用下,烘出的稻谷才能保證質量。近年來,日本和臺灣地區與國內有合資生產這種低溫慢速烘干機出售,如“三久”牌烘干機,但這種烘干機產量非常低,不能滿足國庫烘干糧食的需要,且成本也高。在上世紀60年代,國外的一些農場和倉庫開始使用“就倉干燥”方法對新收入倉的潮糧在倉內進行干燥,然后就倉儲藏,后來把這種干燥方法稱作“就倉干燥”。這種干燥方法簡單、經濟,不必購置價格可觀但使用期很短的機械烘干設備,僅利用糧庫常用的通風設備和空氣加熱器即可。而且這種方法還減少了一些輸送環節,減少了糧粒的破損和損耗,因而降低了干燥成本。但它也存在較為嚴重的缺點,就是上下糧層干燥不均勻,下層過干燥而上層又干燥不到位。高影等〔8〕用就倉干燥方法對我國南方稻谷進行過干燥試驗,取得較好效果,但仍然存在上下糧層干燥不均勻的問題。
本試驗研究的目的是在現有糧食干燥的方法中,找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經濟實用、易于推廣,并能保持稻谷原有品質的干燥方法,與稻谷保鮮儲藏方法相結合,能常年為市場提供新鮮可口的大米。
1 材料與方法
1. 1試驗稻谷
2003年新收獲“D優—68”優質秈稻,產地四川省廣漢市,粒型長寬比≥2. 8 ,水分為16. 0 %~18. 6 %(按水分分段存放)。
1. 2主要機械設備
烘干機:上海生產的NEWPRO—120型良質米干燥機。通風機:四川生產的離心風機4 - 72 -12No 60型,功率5. 5 kW。就倉干燥用加熱器:成都生產的SRD—12型加熱器,最大功率12 kW。谷物冷卻機: GLA85型,北京生產。糧溫巡測系統:數字式測溫儀TC6600 ,四川生產。LDQ—1400W型多功能扦樣器及LDS—ID型電腦糧食測水儀等。
1. 3試驗地點及試驗倉
試驗在川糧米業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廣漢米廠的大倉內進行。就倉干燥采用包裝打圍,中間散裝的方式進行。打圍倉長12 m ,寬4. 5 m ,堆高2. 5 m。在進糧前安裝好地上籠風道:一機三風道,風道間中心距1. 5 m ,邊風道中心距圍墻邊0. 75m。共做3個打圍倉,其中一個用于通熱風就倉干燥(空氣經過加熱器具) ,一個用于通自然風就倉干燥,另一個用于通冷風就倉低溫儲藏干燥(空氣經谷物冷卻機)。為了保冷,在冷風就倉低溫儲藏干燥倉圍墻內側加一層10cm厚的聚氯乙烯硬泡沫塑料板,裝糧之后,在糧面上加蓋一層上述泡沫板,在泡沫板上再壓蓋一層裝有稻殼的麻袋。裝糧時,在打圍墻內側與潮糧之間隔一塑料薄膜,以免圍墻內稻谷受潮。
更多糧食烘干機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