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千揉百搓萬摔打,以為過了7道難關便可高枕無憂,哪知道,就在遙望勝利彼岸的瞬間,姐,撞上了“色眼”……
麥堆里演繹“新鴛鴦蝴蝶夢”
“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
從機器頂部一個斗形的物槽里漏下后,黃澄澄亮晶晶的麥粒跳動著由“一堆”變成了“一片”。像被一種無形的力量驅使著,這些麥子在一條滑道上自覺地四散開來并均勻地排成了單列。
又像是在服從一個神秘的命令,成千上萬的麥粒經由滑道進入一個斜式溜槽,溜槽里的眾麥被振動著一路向前,向前,向前。
突然,“嘩——”麥流進入一片開闊地,開闊地的專業術語叫“分選室”,這里四處彌漫著淡玫瑰色的柔和光線。也許隊伍中有麥粒四處觀望想弄清自己身處何地,但這并不影響大部隊繼續前進。
然而,就在即將走出玫瑰色光區抵達勝利彼岸時,突然,“噗,噗——”數不清的黑色麥粒倏地飛離麥堆,迅即跌入了廢料腔。
機器低鳴,飛離持續……
眼前的一幕,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9月15日,一加一天然面粉公司遂平分公司南車間,一臺大型色選機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
記者在現場發現,凡個頭小、長相丑、膚色暗的霉變麥粒,都未能逃過色選機的“色眼”。散發著玫瑰色光芒的區域兩旁安裝有攝像頭、電磁閥和數不清的噴嘴。
正是這些數不清的噴嘴無情地將霉麥吹出了麥堆。
當班工作人員臧敬偉說,當小麥沿著機器自動設置的滑道自上而下緩緩流動時,藏在滑道兩邊的高速光學攝像鏡頭會自動采集麥子的顏色信息。一旦發現麥堆中藏匿有跟健康麥粒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形狀、不一樣個頭兒的非正常麥粒時,攝像頭會瞬間將其捕獲成像并鎖定“目標”。
此時,光信號轉為電信號,高頻電磁閥裝置接到信號后即刻打開氣流開關,驅動器會驅使噴射器,噴射出高速、短促的氣流將混在麥粒中的雜質迅即剔除。
迅雷不及掩耳。
事實上,人們肉眼所見的“猝不及防”在高速運轉的色選機內部早已經是“百轉千回”、“高度戒備”。
一粒粒被清出隊伍的麥粒絕望地嗚咽:姐也是麥子啊,不就長得黑了點?
像蜻蜓一樣擁有“復眼”
在一加一,色選是洗麥的最后一道工序。
一加一天然面粉遂平生產基地總經理張海青說,小麥經由“過篩”、“比個”、“吸磁”、“削臉”等至少7道工序后,97%的黑色雜質已被清除,剩余的霉變麥粒僅占麥流總量的萬分之幾。“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但一加一還是想做到極致,想把小麥中其他清理設備無法完全清除的霉變、不飽滿麥粒徹徹底底清除出去。“而能擔此大任者,唯色選機。一加一所屬遂平和西平兩個分廠都上有色選機,每臺價值都接近60萬元,產品源自合肥安晶龍電子有限公司。”
據記者了解:全國數以萬計的面粉加工企業僅有不足400家使用小麥色選機,而我省在一加一之前只有一家面企使用色選機。
那么,色選機是如何甄別和剔除霉變麥粒的呢?
河南工業大學教授李東森先生,同時兼任小麥和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總工程師。在2012年10月13日的“現代制粉工藝與質量控制論壇”上,他對色選機曾有過一個有趣的解釋,色選機的心臟是識別系統,識別系統的核心是傳感器。色選機有至少2048個高靈敏度光學成像感應器,感應器裝有高性能的數碼芯片,可以對麥流進行雙面采樣。即便細微的異物都能夠完整地分辨出來。色選機能有效識別小至0.04mm的微小雜質,原理是,光學照相機能把運動中的麥子轉換成256 級的彩色圖片,全數字分析器件和先進圖形識別技術會在瞬間識別霉麥并將其清理出麥堆。
合肥安晶龍是中國色選機的名企,董事長方茂雨給過色選機一個擬人化的評價:“就是一種機器人,因為色選機代替了大量的人工勞動,并且色選機有自己的眼睛和手,一粒麥能被它360度轉過來倒過去地‘看’。高清晰度的攝像鏡頭就像是蜻蜓的復眼,發現并放大小麥中的細小瑕疵和斑點。再微小的病斑麥粒以及異色雜質都能被它準確識別出來,即便如芝麻一樣小的顆粒也逃不過它的眼。”
色選機曾經用來選鉆石
事實上,色選機也是一舶來品。
色選機最早誕生在國外,美國、英國自20 世紀30~40 年代就開始研制色選機,直到上世紀80年代,國外色選技術才開始突飛猛進。
我國更晚,始于國外突飛猛進之后,但中國人聰明之極,從起步到騰飛只用了不到10年——10年干了“老外”半個世紀的活。
2011年8月,85歲高齡的美國色選機專家Lorne S.Libin稱贊中國名企合肥安晶龍色選機是“全球第一家LED光源色選機”。
《糧油與食品工業》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 年全球色選機需求量是2.7萬臺,中國占了1.3萬臺,幾乎是全球總需求量的一半。
色選機進入中國,早期多用于大型重工業選礦石、選塑料、選石英砂等。
后來進入糧食領域也多半是選大米、花生、瓜子、茶葉、大豆、咖啡、食鹽等。
據記者了解,用于面粉加工色選小麥只是近兩年的事兒,全國不超過400臺。
業內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色選機最早是用來選鉆石的,在英國、美國很是風靡。
據說,因為色選機比其他糧食加工設備要貴出很多,一般制粉企業不愿花這筆錢。
一加一天然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剛說,使用色選機清理小麥雜質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認知”問題。“在一加一,只要磨的面是給人吃的,上色選機就是必須。”
一加一的“必須”背后依靠的是科學數據。
據一加一采購總監馮曉軍說,生長期雨水過多會導致小麥發芽、發霉和蟲害、病害,這些未能徹底清理的有害小麥如果混入面粉,輕者會影響面粉的質量,重者則危害人體健康。“人們食用了染病小麥后會引起惡心、腹瀉、眩暈、發燒等中毒癥狀,嚴重時還會引起大出血,影響人們的生育能力和免疫力。”
記者從河南省疾病控制中心獲悉:小麥中的赤霉病菌會分泌產生有害毒素,這種毒素在其含量達到百萬分之幾的情況下即可造成人畜中毒。主要情況分為兩種:一是急性中毒,人類和哺乳動物食用含一定量的這種毒素后,將會出現嚴重的頭暈、嘔吐、腹瀉、流產等現象;二是慢性中毒,主要是這種毒素在人和哺乳動物體內逐漸積累,造成干擾蛋白質合成,免疫功能下降等慢性毒副作用。
針對一加一天然面粉之所以能吃出麥香的諸多網友留言,一加一生產部總工蔣武成說,面粉添加劑可以改善面粉的色澤,但天然麥香味兒的口感卻無法改善。“一加一面粉的天然香味只能靠質量的嚴格監控才能生產出來。”
事實上,一加一等于0,就是加研發,加檢測,加監控,加工藝,一個勁兒地加“人”、加“錢”、加“管道”、加“設備”。
連日來的實地走訪,記者發現,一加一說是在“加”,一旦小麥進了廠門,全是在“減”,減石子,減爛繩,減鐵釘,減霉麥,一道道減下去,直到干凈的麥子變成干凈的面。
一粒麥子在歷經27公里千錘百煉后,想要成“粉”,還再要經受剝皮等17道痛苦磨練。請繼續關注一加一調查報道。
更多色選機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