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精煉的各種毛油中,均含有一定數量的游離脂肪酸,脫除油脂中游離脂肪酸的過程稱之為脫酸。脫酸的方法有堿煉、蒸餾、溶劑萃取及酯化等方法。其中應用最廣泛的為堿煉法和蒸餾法。
(一)堿煉脫酸:堿煉法是用堿中和油脂中的游離脂肪酸,所生成的皂吸附部分其它雜質,而從油中沉降分離的精煉方法。
用于中和游離脂肪酸的堿有氫氧化鈉(燒堿、火堿)、碳酸鈉(純堿)和氫氧化鈣等。油脂工業生產上普遍采用的是燒堿、純堿,或是先用純堿后用燒堿。尤其是燒堿在國內外應用最為廣泛,燒堿堿煉分間歇式和連續式。
連續式堿煉是一種先進的堿煉工藝,該工藝的全部生產過程是連續進行的。
●長混堿煉工藝:“長混”技術即油脂與堿液在低溫下長時間接觸的堿煉工藝。在美國,將長混堿煉過程稱為標準過程,常用于加工品質高、游離脂肪酸含量低的油品。
工藝流程:由泵將含固雜小于0.2%過濾毛油泵入板式熱交換器預熱到30~40℃后,與由比配泵(計量泵)濃度為85%的磷酸(占油量的0.05~0.2%)一起進入混合器進行充分混合。經過酸處理的混合物到達滯留混合器,與經油堿比配系統定量送入的、經過預熱的堿液進行中和反應,反應時間10分鐘左右。完成中和反應的油-堿混合物,進入板式熱交換器迅速加熱至75℃左右,通過脫皂離心機進油-皂分離。分離出的含皂脫酸油經板式熱交換器加熱至85~90℃后,進入混合機,與由熱水泵送入的熱水進行充分洗滌后,進入脫水離心機分離洗滌廢水,分離出的脫酸油去真空干燥器連續干燥后,進入脫色工段或儲存。
(二)蒸餾脫酸:蒸餾脫酸法亦稱物理精煉法,即毛油中的游離脂肪酸不是用堿類進行中和反應,而是借真空水蒸氣蒸餾達到脫酸目的的一種精煉方法。物理精煉是近代發展的油脂精煉新技術,它與離心機連續堿煉、混合油堿煉、澤尼斯法并列當今四大先進食用油精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