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全球最大種子公司孟山都曾有一種抗病毒轉基因土豆拿到商業化種植許可。這種轉基因土豆的種植面積一度達到了近40萬畝。然而這種轉基因土豆并不賺錢,當時,麥當勞每天消耗的土豆多達400萬公斤,但它們特意要求供應商不要提供這種轉基因土豆。2000年之后,這個轉基因土豆品種黯然退出了市場。
此外,1996年,巴斯夫向歐盟申請了一個叫做Amflora的轉基因品種。
土豆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包括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兩類分子結構。支鏈淀粉可以溶解于水中,大大增加粘度,在制造生物聚合物方面很有價值。而直鏈淀粉不溶于水,對于形成生物聚合物會幫倒忙。對于吃土豆來說,其中的哪種淀粉多點少點也沒多大關系,但對于加工而言,單純的支鏈淀粉就要優越得多。而這個轉基因土豆是通過調控土豆本身的基因,抑制它生成直鏈淀粉,從而得到了“支鏈淀粉土豆”。這對于工業加工而言,自然就很有吸引力。
巴斯夫的申請只是用于工業產品和動物飼料,并非用于食品。不過,也經過了十幾年的等待,直到2010年才獲得了種植許可。
當地時間11月7日,美國農業部批準辛普勞(Simplot)公司種植一種轉基因土豆。與普通土豆相比,這種土豆可防止因擦傷表皮而變黑,且在烹飪過程中產生的潛在致癌物質較少。這是美國農業部2000年后批準的第一種轉基因土豆。由于辛普勞公司是麥當勞的土豆供應商,有媒體猜測這種土豆可能會廣泛進入快餐店。
據悉,這是美國農業部自2000年以來批準的第一種食用轉基因土豆。辛普勞公司表示,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有望很快完成對這種轉基因土豆作為食品的安全性評估,希望2015年春季可在有限的測試市場上引入這種土豆。
辛普洛特因60年前發明了冷凍薯條而知名,是麥當勞等快餐企業的薯條供應商。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這種轉基因土豆經過了10年的科學研究、安全評估和廣泛的田地試驗。與普通土豆相比,它在收獲和儲存過程中擦傷表皮而變黑的幾率減少40%,另外在烹飪過程中可降低丙烯酰胺的產生。丙烯酰胺被認為是一種潛在致癌成分。
為了降低公眾的擔心,辛普勞公司回避了轉基因的說法,把這一品種稱為“內生土豆”(innatepotato)。這種土豆跟通常說的“轉基因作物”確實有所不同,轉入的基因是來自于其他種植或者野生的土豆,本身也還是土豆基因——在對物種基因的改變上,這其實跟雜交水稻差不多。
這種土豆最大的好處是減少高溫烹調時產生的致癌物。土豆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各種淀粉食物在高溫下都容易出現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種神經毒劑,大劑量時還具有致癌性。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科學證據來說明丙烯酰胺攝入量與健康風險之間的關系,但能降低含量總是好事。辛普勞的這個產品可以減少天冬酰胺的含量,而天冬酰胺是生成丙烯酰胺的前體。
此外,在土豆的收獲、運輸和加工中,變色是個比較大的問題。比如碰傷擦傷之后,土豆就會變色,這樣的土豆就賣不掉了。這種變色帶來的損失,可達5%——對于農業生產,5%的損失算是不小了。而在加工中——比如炸薯條,為了避免變色,就需要在切好后及時浸泡、添加抗氧化劑等。而這種轉基因土豆則能夠避免變黑,減少加工過程中的添加劑問題。
辛普勞公司開發這種土豆,不僅對農民有好處,對于麥當勞和消費者也有好處,可以說是大大減小了公眾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