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河“共贏”模式破解曬糧難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5-18 11:29:22
環球糧機網訊 5月5日,齊河縣安頭鄉惠群農機專業合作社后院里,一派繁忙景象:場院西側,十余名工人正在平整車間地面;東側,一座大型儲量倉庫正欲拔地而起。“這是我們投資建設的糧食烘干中心,有了它,農民再不用為‘曬糧難’擔心了。”惠群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宋群說。
談起“曬糧難”,常年與土地打交道的宋群感觸很深。一到收獲季節,農民便把糧食堆到馬路上,不衛生還影響交通安全,趕上陰雨天氣,干等著發霉變質。嶄新的農村社區,因為到處堆積的糧食而大煞風景。最感到心疼的,要數種糧大戶了,玉米還沒成熟就連同秸稈一起當做青儲飼料賣掉,一畝地少收入兩三百元。“合作社要有了解決‘曬糧難’的設備,群眾們肯定很歡迎,社里的收入差不了。”宋群時常盤算。
與此同時,縣里也在為解決“曬糧難”積極想辦法。今年年初,他們組織農村黨支部書記進行培訓,其間專門安排了糧食烘干的課程。之后又組織種糧大戶、合作社,三批次150余人到東平、無錫考察學習,到濟南參加推介會及農機博覽會。身為安頭鄉鮑官屯村黨支部書記的宋群,開始了解到糧食烘干機械,并萌生出將其引入合作社的想法。然而動輒幾十萬元的投資令他望而卻步。
今年,為積極推進曬糧難題的解決,縣里醞釀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把糧食烘干機械作為最先審批事項,補貼30%;聯系農商行“農機寶”、郵儲銀行“郵農機”貸款,降低2成利率,并把貸款額度從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糧食烘干操作人員開展免費培訓。
這樣一來,資金壓力大大緩解,宋群把引進烘干機械的想法告訴了社員們,并給他們算了一筆賬:烘干糧食按0.05元/斤收費,去除燃料、人工等費用,純利潤在0.03元/斤左右,日烘干100噸糧食,可賺3000元。如配備儲糧倉庫,可收購含水分較高的糧食,進行烘干、銷售,賺取差價。他的想法得到了社員們的支持,大伙決定上三組烘干設備,日烘干能力100噸,再建一個7200立方的儲糧倉庫。
聽到建烘干中心的消息,與宋群同村的種糧大戶宋修光喜上眉頭。“有了烘干中心,俺這700畝地的玉米不用當青儲飼料賣了,每年能多收入20萬元,以后有流轉土地的,還得接著包!”宋修光說。
目前,齊河除宋群外還有20余個種糧大戶、合作社正在規劃糧食烘干中心,其中6家已經開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