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是衛生部要求面粉增白劑退市的最后期限。經過在全國糧油批發市場上的詢問調研,糧油市場報記者發現,許多廠家大肆宣揚的不含增白劑的面粉已經上市。不過,相關面粉機械改良劑企業卻認為,這是一個搶占市場先機的最好時機,不抓住此次機遇,將失去未來的財富制高點。業內專家則表示,在嚴格監管的條件下發展現代食品添加劑工業,才是現代食品工業更好發展的必由之路。
市場需要:“國家是禁了!不過,市場還是需要的!” 日前,鄭州昆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技術人員向糧油市場報記者很肯定地確認,雖然國家禁止了增白劑在面粉中的運用,但是終端市場對于增白劑類的改良劑仍然有需求。
“我們能研究出來代替增白劑的產品我們不就是老大了?” 上述昆侖生物技術人員表示,他們公司的技術人員也正在為研制增白劑替代品沖刺。
“我們這個行業你不懂!新產品開發不需要太多錢的!原來的人員就夠了!就是苦了我們了,周末還要加班。”該技術人員表示,面粉改良劑的研發投入非常少,幾乎所有的行業企業都有研制新型改良劑的實力。
他同時抱怨,為了抓緊研制替代面粉機生產的面粉增白劑的面粉改良劑,領導多次要求其加班。
據介紹,昆侖生物是一家專業從事食品添加劑的研究、生產和銷售的股份制企業。其產品主要有饅頭粉、面條粉、餃子粉、面包粉、糕點等專用系列改良劑,注冊資金50萬元。
“由于國家禁止再繼續使用面粉增白劑,各個面粉加工廠紛紛催促我們加緊新改良劑的研究。”河南另一家面粉改良劑企業的技術人員向糧油市場報記者介紹,公司研究新改良劑的主要動力在面粉公司。
“如果沒有面粉廠的催促,我們會這么趕時間嗎?” 該技術人員表示,許多面粉廠紛紛致電該公司,要求盡快研制面粉增白劑的替代性改良劑產品。
“現在是不研究不行了!別的公司都在做,我們不做,不等于等死嗎?”另一面粉改良劑生產企業的內部工作人員表示,尋找面粉增白劑的替代產品,已經成為面粉改良劑行業企業的統一認識。
曾經在業界首屈一指的面粉增白劑企業——鄭州海韋力食品有限公司,在面粉增白劑禁令的沖擊下,已經元氣大傷。其辦公室主任此前也向糧油市場報記者表示,海韋力已經開始尋求拓寬面粉改良劑其他領域,研發了面粉增筋劑、面粉催熟劑等其他產品,并用對人體無害的維生素C替代過氧化苯甲酰進行面粉增白實驗,但是由于成本較高,一直沒有推廣使用。目前,該公司的技術人員正快馬加鞭地研制面粉增白劑的替代性產品。
延緩變質:多位面粉機及面粉加工企業的負責人向糧油市場報記者表示,企業已經不再運用面粉增白劑。
作為西北地區規模較大的面粉加工廠,甘肅武威紅太陽面業集團董事長沈金山表示,企業所生產的面粉從未添加過面粉增白劑。不過,在消費者口味日益挑剔的今天,沒有食品添加劑的食物,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曾表示,如果真的不加入食品添加劑,只怕大部分食品都會難看、難吃、難以保存,或者價格高昂,消費者是無法接受的。
有業內人士表示,增白劑的增白作用其實只是一個方面,其防止面粉機生產的面粉發霉、生蟲的作用更為重要。相關人士認為,食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孫寶國院士認為,為了調和味道、保鮮、儲存等目的,食品中含有適量食品添加劑是正常的,或者有的食品生產不含有任何食品添加劑,這些都是產品生產的正常需要。在正確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條件下,產品中有無食品添加劑并沒有孰優孰劣的差別。企業不應該把產品不含某些食品添加劑作為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