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度是面粉增白劑生存的因素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6-08 14:00:10
“面粉增白劑”在中國似乎要走到盡頭了。衛生部近日發布征求意見稿,擬于2011年12月1日起在面粉中禁用增白劑。增白劑存廢之爭,終于接近塵埃落定
所謂面粉增白劑,是一種以過氧化苯甲酰為有效成分的食品添加劑。這種物質究竟有沒有危害,有關專家各執一詞。不過,有一個事實是明確的,那就是至今尚未發現適量面粉增白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這一點連衛生部也表示認同。但在衛生部征求意見稿的網絡投票中,九成以上網友一邊倒地主張堅決廢除。從這個意義上說,面粉增白劑退出江湖,在相當程度上不是源于科學,而是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擔心甚至憤怒。
在學術界關于面粉添加劑存廢的論爭中,原商業部糧油工業局局長王瑞元的態度是:“在有生之年如果看不到禁用,死不瞑目”,而中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堅稱“增白劑是無害的”,并有中外科學家的實驗支撐。不難看出,王瑞元著眼于對公眾健康的維護,而陳君石則致力于食品工業的發展。因為倘若沒有添加劑,多數食品無法儲運,我國食品工業會有垮塌之虞。專業領域的孰是孰非難以分辨,但不難發現兩種截然相反的主張背后,是對食品監管現實的悲觀和樂觀。
饒有興味的是,如今行業內普遍使用的面粉增白劑,正是持極力反對意見的王瑞元20多年前引進國內。王瑞元態度的陡然變化,源于從赴歐考察回國后,發現國內面粉假冒偽劣甚多,不法商人靠增白來遮“丑”??梢栽O想,如果國內市場能像歐洲市場那樣嚴格按標準使用面粉增白劑,王瑞元絕對不會發出“看不到禁用死不瞑目”的毒誓。而陳君石利用面粉增白劑保護食品工業的主張,正是建立在嚴格按標準使用的基礎上。由此可見,悲觀派和樂觀派爭論的焦點,并不是學術領域的專業問題,而是食品安全的行業標準能否真正得到執行。
事實上我國面粉使用增白劑的標準僅有國際通行標準的60%,但悲哀的是,文件上的規定是一回事,文件執行卻是另一回事。行業標準的嚴格與執行過程中的寬松,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關于這一點,其實不僅僅體現在面粉增白劑上。國家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王竹天曾經表示,中國的添加劑使用標準很保守,低于很多國家的標準。但事實上,我國很多面粉企業在增白劑的使用上已經大大超過紙面上的標準。
一方面我們有世界上堪稱嚴格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一方面我們有非常不放心的食品安全現狀。不必諱言的是,各種有害有毒食品已經成為危害國民健康的罪魁禍首。人們談吃色變,吃雞蛋擔心有激素,吃豬肉擔心瘦肉精,吃蔬菜擔心農藥殘留,吃中餐會遇上“一滴香”,吃火鍋會遇上“化學火鍋”。公眾對食品安全的監管普遍不滿,對寫在紙上的食品安全標準失去基本信任。在食品監管已經出現嚴重信任危機的情況下討論面粉增白劑的存廢問題,難怪網友會一邊倒,也難怪主張適量添加增白劑的專家即使在科學上很有道理,也難逃網友情緒化的攻擊。
面粉增白劑極有可能很快退出江湖,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各有其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再嚴厲的規定,如果不能通過有效的監管機制得以落實,老百姓還是會對食品安全充滿恐慌。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