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喜:油菜單產好于去年
油菜的生長除了取決于天氣狀況,農民的種植方式也有很大影響。油菜通常有兩種種植方式:撒播和移栽。前些年,油菜種植多使用移栽方式,而近幾年,青壯年外出務工增加,留在家鄉農務的多為中老年人,由于移栽較撒播更加費時費力,即便移栽的油菜比撒播的油菜產量要多200斤/畝左右,我們也很少在田間看到移栽的油菜,大部分都是撒播的。撒播種植的油菜較密,油菜結莢的長度、菜籽粒的飽滿程度以及油菜苗生長的高度都比移栽的差。
在部分地方,記者還觀察到,油菜有倒伏現象,油菜敗育也有發生,但比例不高。
湖北省公安縣一農民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今年移栽油菜的面積占油菜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油菜開花期間和結果期間的天氣好于去年,如果收割期間不出現連續陰雨天氣,那么今年油菜的單產將好于去年。
得益于暖冬天氣,從田間地頭菜籽結莢的飽滿程度看,今年菜籽開秤及上市時間都會提前,估計5月中旬就會陸續上市,較去年提前半個月左右。以往,菜籽在5月20日前后上市,去年是6月初。
“今年油菜單產要好于去年。”奧星糧油集團董事長梁紅星解釋,今年3月湖北地區油菜盛花期陰雨天氣僅有5天,去年同期的陰雨天氣為15天,兩下相比,今年的天氣情況要好于去年。預計后期兩湖地區氣溫快速回升,利于油菜的灌漿和角果生長。天氣持續向好的話,5月上旬早播油菜就可以開鐮收割了。
油菜長勢良好預示著含油率較高,這實屬油脂企業的歡喜??墒?,有關菜籽收儲的問題卻讓油脂企業難以心安。
一憂:收儲政策遲遲不出臺
油脂企業的擔心與今年油菜收儲政策不無關系。政策出臺的時間關乎菜籽上市時間,而政策出臺的細則關乎油脂企業開秤價格以及菜粕銷售方式。
期貨日報記者在這次油菜考察中得知,內地油脂壓榨企業經歷了自2008年以來的菜籽臨時收儲,參與收儲的企業臨儲菜油均有脹庫現象。4月開始,油脂企業就開始等待政策的出臺。企業處于被動地位,影響了企業的生產計劃。
據湖北宏凱工貿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徐章介紹,當地油脂企業比較關注國儲政策是否延續,與此同時,油脂企業也做了相應的準備,騰出部分庫容以應對國儲政策啟動。
“今年菜籽可能會較去年提前收割兩周左右,臨儲政策不出臺,市場處于觀望狀態,農民不會賣,油脂企業也不會買。”湖北省某油脂企業人士如是說。
據了解,去年菜籽的收購價格是2.55元/斤,折5100元/噸,今年的收購價格還未確定。在調研中,行業人士估計,托市價格將比去年有所下降,或在4800元/噸。
去年中儲糧對于菜粕的銷售,前期在市場價格較高的時候未出貨,市場貨源短缺,后期,養殖企業更改飼料配方,菜粕需求降低,價格下滑,臨儲菜粕反而被統一銷售。“今年,中儲糧在菜粕的銷售上不會統一銷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說。
二憂:下游幾乎沒有訂單
“往年同期,不少油脂企業都能接到飼料企業的菜粕訂單,而今年,很少有企業收到訂單。”湖北省某油脂企業工作人員顯得很沮喪。
在“買漲不買跌”心態的影響下,價格下行過程中,下游很少提前采購,而是隨用隨買。預付款相當于定金,其能部分說明企業的采購規模。今年,下游企業的預付款情況不理想,同比出現下降。
“現在荊州周邊養殖情況不理想,部分魚塘庫存還比較大,后期出現清塘,情況才會改善。”湖北省荊州市某養殖戶認為。
“下游消費同比略有下滑,粗略估計,下降幅度在10%。”湖北省某飼料企業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受到今年年初壓漁業壓塘影響,下游飼料消費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去年下游飼料企業調整配方,其對菜粕的剛需也發生了一定改變,導致今年菜粕需求雪上加霜。
水產品持續低價,飼料價格較高,導致養殖戶養殖利潤降低。湖北省水產壓塘情況比較明顯,菜粕的銷售不樂觀。
“截至目前,我們尚未接到飼料企業的備貨詢價需求,預計后期菜粕銷售不存在基差訂貨的可能,飼料企業將采用現貨價格采購,并且偏重于采購加籽粕。”湖南省某油脂企業人士也有同樣的困擾。
菜籽壓榨后的產物是菜油和菜粕,菜粕作為飼料,在水產養殖中被廣泛使用。通常情況下,豆粕與菜粕的價差在700元/噸附近。二者價差小于500元/噸時,飼料企業就會用豆粕替代菜粕。這樣,菜粕使用量減少,需求降低,價格就會下降,進而刺激豆粕和菜粕價差回到正常范圍內。
最近一段時間,豆粕與菜粕期貨價差持續低于500元/噸,這樣的低價差還會持續多久?飼料企業是否會調整配方,減少菜粕用量?上述問題是市場人士最為關注的。
湖北省武漢市某飼料企業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記者,2013年水產飼料中菜粕的使用量占比為30%—38%,2014年占比為23%—26%,而今年,萎縮到20%,最低甚至可以被調整到10%。
由于水產消費疲軟,去年年底出現大量成魚壓塘待售的現象。養魚虧本,養殖戶積極性降低,養殖模式發生了改變,終端水產養殖水面減少,種藕面積增加,魚塘轉種藕的比例在20%。
水產養殖不景氣反過來刺激飼料行業加速整合。去年有3000家中小型飼料企業因為賒銷賬款無法按時收回以及自身經營的虧損而倒閉破產,整個飼料行業全年的銷量在減少。
“往年,3月之后就會有一輪備貨采購,而今年,由于前期訂單后延,部分企業還在消化前期訂單,采購期直到4月中旬才啟動。另外,采購量相對有限,導致當前菜粕消費價格弱于往年同期。”中信期貨農產品分析師陳靜說。
以往,油脂市場呈現粕強油弱格局,如果說油脂企業還能用“粕強”來彌補“油弱”,那么如今,油和粕均弱的環境下,油脂企業的生存極不樂觀。
三憂:國儲菜油急需輪出
目前,臨儲菜油拍賣加速,臨儲企業在積極拍賣臨儲國產菜油。經過連續9輪投放,累計拍賣82177噸菜油,拍賣均價在6300元/噸。部分地區流拍現象比較嚴重。
流拍現象的出現與企業擔心油脂質量問題不無關系。
從四級油到一級油,提煉技術要求更高,提煉成本也更高。但隨著油脂儲備時間的延長,品質越來越不好界定。然而,臨儲菜油中尚有2009年收儲的菜油,這部分菜油已經達到儲存極限,輪出勢在必行。
某油脂企業表示,他們未參與拍儲,主要是對菜油品質沒把握。即便目前菜油現價在6250元/噸,拍儲成交價在5750元/噸,算上精煉成本150元/噸(毛油到一級油),企業可以獲利200—300元/噸,他們也不愿意購買臨儲菜油,更傾向于采購其他的儲備油。
據悉,受到拍儲油品質較低的影響,企業在選用進口油加工成一級油,與拍儲四級油提煉為一級油之間,更愿意接納前者。后者由于酸值過低,無論在技術層面還是成本層面,都不太經濟。
湖北當地一油脂企業人士預計,如果后期臨儲菜油流拍依然嚴重,那么中儲糧會實行定向銷售策略,臨儲菜油的輪出一方面有利于消化庫存,另一方面為今年新菜油收儲做準備。
陳靜也認為,為改善目前國儲成交不暢的情況,后期通過定向拍儲的概率較大,而降價促銷的可能性不大。
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后期市場加快輪出步伐,菜油供應量加大,在油脂消費淡季,國內植物油期價將形成巨大壓力。不過,也有市場人士給出了樂觀預計,油脂期價將有否極泰來效應出現。目前,國內豆油商業庫存和棕櫚油商業庫存均在歷史低位,在菜油的銷售壓力被消化后,市場將迎來油脂整體庫存低位階段,而這,會助力國內植物油期價回升。
企業普遍認為,7月之前油脂期價不容樂觀,反彈空間有限,但是進入消費旺季,價格將有一波強勢拉升。
出路:期貨套保正當時
在價格下行的過程中,企業固然不能死守傳統現貨的買賣方式,與其怨天尤人,不如主動尋找新的出路。
現貨市場中,企業可以發展菜油的小包裝生產,順應當前的健康理念,加大力度促進非轉基因小包裝菜油的銷售。
期貨日報記者發現,油脂企業參與期貨套保的比例要高于其他行業。
企業參與期貨市場,除了單一品種的套保,跳出傳統模式,運用品種的相關性選擇跨品種操作,不失為一種好的經營方式。同時,在期貨市場注冊倉單,也可以降低企業在現貨市場滯銷的風險。
據了解,2015年3月,某油脂企業參與了國儲菜油的拍賣,買入6000噸輪儲菜油,價格為6300元/噸。為了防止價格下跌風險,3月4日,其在鄭油1509合約上賣出600張,價格為6050元/噸;3月16日,該企業銷售現貨4000噸,價格為6250元/噸,同時平掉400張菜油空單,價格在5800元/噸。對于企業來說,現貨市場上銷售虧損50噸/元,虧損計20萬元,但在期貨市場上盈利250元/噸,總體計算,仍然盈利100萬元。期現對沖后,完全彌補了現貨的損失,甚至出現盈余。
另外,企業在期貨市場注冊倉單,降低了企業的現貨滯銷風險。2014年7月,菜粕現貨市場出現滯銷,上述企業為避免損失,積極注冊菜粕倉單,轉移了現貨經營風險。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