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備種拱棚生產馬鈴薯集約栽培,播種密度高,用種量大,每667平方米用種150公斤左右,從東北調運來的種薯可在10――15℃環境下存放。同時剔除病、爛、畸形薯塊。
3、切塊催芽按每公斤40-50塊苗切塊。如有病薯,可用75%酒精消毒。按種薯上、中,下部位分級排種、催芽。催芽芽床溫度為15――20℃,床土(細沙土)濕度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為宜,催芽時間一般在播前25-30天(騰州為1月10――20日),催芽方式一是保溫較好的室內或地窖內,二是大棚內催芽,三是陽畦火炕催芽。排種方法,底部鋪5厘米的細沙土,上鋪3-5層薯塊,薯塊每層做到上齊下不齊,層與層之間鋪5厘米床土,最上再覆5厘米厚床土,爾后加蓋草苫保溫即可。持薯塊芽長O.5――1厘米時,將薯塊扒出移到10-15℃室內或大棚內,在散射光下攤晾練芽,使之成為紫綠色壯芽。
4、播種
?、俑厥┓?。667平方米施優質土雜肥3000―5000公斤,純鉀25公斤,冬前深耕,翌春解凍后細耙兩遍,整平土地備播;②播種規格。實行雙行起壟種植,壟距0.8米,其中壟寬0.6米,溝寬O.2米,每壟種2行,株距0.2――O.25米,667平方米播6500――8000株。棚與棚間走道0.5米;③播種時間。氣溫3℃以上,10厘米地溫0℃以上,大拱棚可于2月上旬,小拱棚2月中下旬播種,選無大風、寒流的晴天播種,并當天扣棚;④播種方法。用大镢在壟頂開一寬溝,或用小镢耬兩個小溝,用桶溜水后調角播種,兩行間距0.15――0.2米,下種后隔空施入化肥氮、磷、鉀各含15%硫酸鉀復合肥70公斤+尿素10公斤+硼肥0.5公斤+鋅肥1公斤/667平方米,覆土前用10%辛硫磷粉粒劑2公斤/667平方米撒入溝內防治地下害蟲,覆土0.1――0.15米,壟頂做成“凹”字形;⑤覆蓋地膜。覆膜前噴都爾、乙草胺除草劑,每667平方米60-80毫升,后用0.9米寬地膜覆蓋,四周拉緊壓實。
5、建棚扣棚小拱棚以四壟為一棚,用細竹桿、梢搭梢扎緊,拱高0.9米,棚寬3-3.2米,用4米寬的農膜覆蓋。2米、6米、8米寬的農膜可分別覆蓋2壟、6壟、8壟的薯棚。6壟、8壟寬的拱棚中間還需增加立柱支撐。播后及時扣棚,用土將農膜四邊壓緊踏實,盡量做到棚面平整,棚兩邊每隔1.5米打一小木樁,用14號鐵絲或塑料壓膜線拴住兩邊木樁繃緊,以防風固棚。
6、精細管理拱棚馬鈴薯從播種到出苗20天左右,從出苗到收獲55――60天;①溫度調節。3月中下旬,當氣溫達到20℃開棚通風,下午3點左右封口。4月上旬可酌情半揭膜或全揭膜,終霜期全揭膜;②光照調節。馬鈴薯是喜光作物,生長期間常用竹桿拍打棚膜,以利膜上水珠抖落透光,也可選用無滴膜;③肥水管理與病蟲防治。拆棚后噴兩次0.2%磷酸二氫鉀。出苗后、團棵期、封頂后分別澆1次水。薯塊膨大期注意保持土壤濕潤。晚疫病的防治應注意降低棚內濕度,通風換氣。
7、適時收獲拱棚馬鈴薯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即可收獲上市。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