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省區試檢測范圍擴大到24個省份,新增新疆和湖南。
北京、遼寧等省市將檢測范圍從區試延伸到預試。
2011年
省區試檢測范圍擴大到22個省份,新增廣西1區。
2010年
省區試檢測范圍擴大到21個省份,新增河南、云南、陜西3省。
2009年
省區試檢測范圍擴大到18個省份,新增天津、山西、浙江、安徽、福建、重慶6個省市。
2008年
省區試檢測范圍擴大到12個省份,新增河北和江蘇2個省。
2007年
省區試檢測范圍擴大到10個省份,新增內蒙古、山東、四川、貴州、湖北、甘肅6個省區。
2006年
國家區試玉米品種檢測范圍擴大到青貯玉米和甜糯玉米。
省區試范圍從遼寧擴大到遼寧、吉林、寧夏、北京4個省份。
2005年
國家玉米品種試驗檢測范圍從國家區試擴大到省區試,啟動遼寧省區試玉米品種檢測工作。
2004年
國家區試玉米品種DNA檢測范圍由5個區擴大到8個區。
由區試擴展到預試,開展主產區預試。
2003年
國家區試玉米品種DNA檢測范圍由4個區組擴大到5個區組。
2002年
啟動國家區試京津唐、黃淮海、西南和武陵山區組共4個區組的玉米品種DNA指紋檢測工作,從源頭上在分子水平上給每個參加國家級實驗的玉米品種一個特有的身份標識。
鏈接
●品種標準DNA指紋庫在品種鑒定中有哪些用途?
構建品種標準DNA指紋數據庫最直接用途之一是服務于品種鑒定,品種鑒定的需求主要來自3個方面,即種子管理部門的質量監管、種子企業的質量內控和品種權人的品種維權。
構建品種標準DNA指紋數據庫的另一個間接用途是能為品種選育提供重要的參考信息。通過對歷年審定品種DNA指紋信息進行不同年度和不同區域的遺傳多樣性比較分析,可以了解品種選育的區域特征和發展趨勢,對育種者未來育種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同時對品種管理部門對育成品種進行有效的精細化管理提供重要信息。
●DNA指紋數據庫如何在品種DUS測試中發揮作用?
目前,還沒有用DNA指紋技術作為直接判定品種是否具有特異性的依據,但可利用DNA指紋技術構建已知品種DNA指紋數據庫,并通過數據庫輔助篩查申請品種的近似品種,然后將篩查出的近似品種與申請品種在田間并排種植,進行形態DUS測試。
這種方式可以提高特異性測試的針對性,減輕田間測試的工作量,同時由于品種是否具有特異性是以形態測試作為最終判定依據,因此與原有的形態DUS測試系統是相容的。
●DNA指紋數據庫在品種侵權鑒定中如何發揮作用?
司法檢測對鑒定時間比較嚴格,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知識產權司法鑒定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十五條規定,一般知識產權司法鑒定工作,應當在鑒定材料全部交付鑒定機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完成;疑難復雜的司法鑒定工作,應當在60個工作日完成。從技術特點看,形態DUS測試的周期較長,不能滿足品種侵權案鑒定快速提供結果的要求,而DNA指紋鑒定的周期短,對品種任何發育時期的任何組織都可用于鑒定分析,因此品種權侵權司法鑒定一般情況下只進行DNA指紋鑒定,很少進一步啟動DUS測試。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