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樺川充分利用農業基礎設施優勢,不斷加大科學選種、科學種植方式方法的推廣,引導農民精耕細作、科學管理,加強病蟲害防治。為了能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下提高單位面積稻米的經濟效益,減少生態環境污染,該縣以建設“百里綠色稻米長廊”為契機,在稻田里養鴨、養魚、養蟹,同時減少化肥、農藥、除草劑的投入量,全面提升綠色有機食品產出能力,打造綠色稻米、生態農業。
記者來到樺川縣樺悅鴨魚稻有機米生產基地,這個基地采用魚鴨共養的方式種植的750畝有機鴨稻已進入成熟期,目前已正式開始收割,拉開了全縣水稻開鐮的序幕。
與樺悅鴨魚稻有機米生產基地一樣,樺川縣今年在星火與創業兩個鄉鎮的5個水稻專業合作社,推廣稻田立體栽培技術6000余畝,通過稻田立體養鴨、養魚、養蟹、養鵝,既能夠生產出優質的綠色稻米、畜產品和水產品,又能提高稻田的綜合經濟效益,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