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次產業還是個概念,在三農領域形成共識后,盡管有了規劃和發展雛形,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還依然停留在盈利模式和經營模式階段,沒有夯實。
短期內能產生現金流的盈利模式和加工銷售等業務支撐的經營模式都是別人可以復制的。比如嵐縣馬鈴薯產業的發展中,賞花、粉條加工、主食制作、銷售土豆等業務和業態,都是表面的行為,脆弱到可以被任何一個馬鈴薯主產區簡單復制和輕易替代。所以不能稱之為商業模式。
打造不可能被替代的核心競爭力,才是縣域區域發展馬鈴薯產業的關鍵所在,這個核心競爭力的打造過程就是商業模式的創新過程。有了商業模式的支撐,才能讓用六次產業理念規劃的馬鈴薯產業發展路徑變得清晰起來。
商業模式的本質是獨特的資源交易。具體到山西嵐縣來講,馬鈴薯的適地種植只是區域的共同資源優勢,嵐縣土豆宴的制作工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是嵐縣獨特的資源和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
六次產業是從田間到餐桌的大貫通、大整合,馬鈴薯產業的方向是主食產業化。誠如業界專家所言,要在市場需求導向下,圍繞土豆宴制作工藝做文章,研發出工業化流水線生產方式或者培養專業廚師,打造以中央廚房和特色餐館為載體的商業模式,做出品牌,才能引領嵐縣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才能讓一二三產業在市場需求下實現真正融合,讓小土豆載起富民強縣的大夢想。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