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吃不了一邊是吃不飽
2014年秋糧收購前,金湖縣支行對全縣秋糧總產和收購企業經營狀況開展調查,結果顯示:全縣稻谷總產預計42萬噸,其中,商品糧達40萬噸,而全縣12家基層收購庫點總的倉容為10萬噸,扣除夏季收購未銷占庫的小麥4.74萬噸,實際可用倉容僅為5.15萬噸。
與此相對應的是,依托于本縣稻谷產量大、品質好的資源優勢,近年來,全縣農村民營糧食加工企業發展迅猛,大大小小、星羅棋布的米廠已近百家,其中不乏一些經營實力雄厚、品牌優勢顯著、企業信譽較高的重點企業,而這部分企業普遍存在著收購資金不足,收購旺季“吃不飽”的難題。
面對“兩難”,該行選擇了本縣黎城、金南、前鋒、銀集、閔橋、陳橋6個基層國有糧食收購庫點分別和華久、康舜、雙兔、湖濱、金海、啟堯6個民營米廠 試點,創新制訂了國有糧食收購庫點與民營米廠工貿合作,“租倉收購”糧食經營及信貸投放模式。主要內容為:一是“租倉收購”,由基層國有糧食收購庫點在有糧源、管得住的基礎上,擇優租借民營米廠的閑置倉庫,獨自收購稻谷,所收購的稻谷全部儲存在租借的民營米廠倉庫中。
二是合同銷售,基層國有糧食收購庫點與民營米廠雙方簽訂《稻谷定向銷售合同》,按照民營米廠加工生產周期和收購成本價格,在合同期限內,全部定向銷售給民營米廠,使“租倉收購”的庫存糧食全部轉化為民營米廠的生產加工儲備性原糧,米廠生產用糧時,應向基層國有糧食收購庫點足額、及時支付糧食貨款,并向基層國有糧食收購庫點按實際庫存支付60元/噸的保管費用。
三是定向投貸,農發行金湖縣支行根據基層國有糧食收購庫點與民營米廠雙方簽訂的《“租倉收購”合作經營協議》,在符合收購政策、落實風險防范的基礎上,根據糧食收購入庫進度,及時、足額向基層國有糧食收購庫點投放糧食收購資金貸款,用于兌現收購糧款。
四是履約還貸,民營米廠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調用“租倉收購”的庫存糧食,必須逐筆向基層國有糧食收購庫點足額、及時支付糧食貨款,并由基層國有糧食收購庫點及時歸還收購資金貸款,此外,民營米廠還需按月承擔貸款利息、按規定向農發行繳存貸款風險抵押金、糧食銷售合同定金。
這樣做,一方面,可解決基層國有糧食收購庫點倉庫緊缺“收購難”,擴大了基層國有糧食收購庫點的糧食收購,保障了農民售糧應收盡收;另一方 面,可解決民營米廠收糧資金短缺“收糧難”,促進了糧食產業發展,同時,還擴大了農發行收購資金貸款的投放范圍和投放總量,實現了收購資金貸款保障收購,不打“白條”的政策目標。
不僅是取得三方共贏
“租倉收購”糧食經營及信貸投放模式,使糧食收購“兩難”瓶頸迎刃而解,據不完全統計,實施工貿合作,“租倉收購”糧食經營及信貸投放模式以來,金湖縣國有糧食收購基層庫點擴大收購糧食總量達2.9萬噸,增加利潤174萬元;6家參與“租倉收購”的民營米廠增加糧食收購總量達5萬噸,增加產值3億元,利潤1000萬元;農發行江蘇省金湖縣支行增加貸款投放8774萬元,新增貸款企業派生性存款2000萬元、新增利潤500萬元,參與三方無一起違規經營及風險發生。實踐證明,“租倉收購”糧食經營及信貸投放模式取得了三方共贏,其創新意義在于:一是問題導向,提供了解決兩難的思路。值得關注的是,在糧食產量連年增長的當今,“兩難”問題和糧食收購瓶頸制約現象在一定范圍內均是普遍性。國有糧食收購企業庫容緊、收購難,民營米廠資金缺、難收購,現實的“兩難”,瓶頸的制約促使金湖縣支行轉換思路,使政策性貸款從國有糧食企業的貿易性收購資金政策性投放通過“租倉收購”合作經營信貸投放模式向民營糧食加工企業的生產性資金投放延伸,政策性糧食收購庫存從國有糧食企業向民營米廠拓展。
二是發展引領,促進了產業的融合,依托資源優勢,糧食主產區蓬勃興起的民營糧食加工企業是糧食產業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糧食 收購企業與民營糧食加工企業開展的多種形式經營合作,是主產區糧食產業化發展的必然結果,農發行金湖縣支行因地制宜創新“租倉收購”信貸投放經營模式,順應了糧食產業化發展規律,不僅為民營米廠及時提供了必要的收購資金和庫存糧食保障,而且還因勢利導促進政策性信貸從單一的糧食收購向糧食加工全產業鏈延伸,使得糧食主產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農村經濟發展優勢。
三是務實為本,強化了管理舉措,優化了風險防范,“租倉收購”以糧食收購、儲備、加工為紐帶,以收購資金和庫存糧食為載體,實施國有糧食收購企業與民營糧食加工企業的合同約束、捆綁經營,要求在“租倉收購”過程中落實國有糧食收購企業的主體責任和“三項自主”的管理舉措,通過繳納糧食貸款風險準備金、糧食購銷合同定金,有效增強了參與企業的履約守信、風險防范意識,提升了糧食貸款履約還款的保障率,同時,由于“租倉收購”的糧食通過民營加工企業直接進入市場,因而客觀上促進了基層糧食購銷的行情把握和市場反饋,有利于國有糧食收購企業與民營糧食加工企業適時調整經營,主動規避風險。
四是拓展經營渠道,通過“租倉收購”合作經營信貸投放模式,基層國有糧食收購企業解決了因倉容短缺導致的收購萎縮現象,擴大了收購量,實現了掌控糧源、保障收購的國企政策目標,有效發揮了糧食收購主渠道作用,業務經營從簡單被動的最低收購價收購政策性調控的“買糧賣糧”向面向市場、購加聯合的市場導向轉換,為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國有糧食收購企業經營機制改革提供了思路。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