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倉老庫維修改造,確保儲糧設施安全可靠
2014年,我縣投入2300萬元,對全縣“十二五”規劃的糧食庫點進行維修改造。這次維修改造主要對倉房屋面翻修,墻面粉刷、地磅改造以及庫區大門、道路、水泥地坪等項目進行維修改造,以保證改造后倉庫“上不漏,下不潮”的效果,全縣維修改造嚴格執行省糧庫維修改造技術導則,實行統一標識、統一色彩,確保維修改造的整體效果。
全縣維修改造庫點12個,倉房72棟,倉容12.9萬噸,添置糧食機械設備145臺(套)。12個庫點建立智能文檔辦公系統、糧食業務信息管理系統、糧食動態收儲信息系統,并對庫區重點區域安裝攝像頭,進行實時監控,實現與省糧食局互聯互通。維修改造后,糧庫面貌煥然一新,有效地增強了糧庫收儲能力,提高糧庫糧食自動化作業能力,提升了糧庫現代管理水平,對保障我縣糧食安全起著積極的作用。
二、加快現代倉房建設,適應現代糧食管理要求
近幾年來,我縣注重現代型糧食倉房建設,先后在江蘇省陳橋糧食儲備直屬庫、江蘇盈豐糧油食品收儲有限公司、江蘇金湖江海糧油收儲有限公司等庫點,建成現代型倉容20多萬噸,今年在陳橋新建1萬噸倉容,2016年在前鋒建設2萬噸倉容,2017年計劃在金南建設2-3萬噸倉容。陳橋省儲庫項目總投資800萬元,占地面積5000㎡,8月份已開工建設,年底前竣工;3個庫點總投資2500萬元,建設現代型糧食倉容5萬噸,計劃到2020年建成現代型糧食倉容35萬噸,確保全縣現代型倉容占總倉容70%以上,逐步淘汰一些危倉、老倉。
積極推行糧食儲藏新技術糧,陳橋、江海、城南等單位配備了環流熏蒸系統、糧情測控系統、谷物冷卻機,空調等一批先進的糧食儲藏新設備,儲存的糧食實行“三低”儲藏,保證了糧食品質,降低了糧食損耗。
三、配置糧食烘干設施,提高為農服務增收功能
隨著農村土地承包形式的轉變,農村耕地逐步向種田能手集中,每到糧食收獲季節,大量的糧食在短時間內無法自然干燥,需要通過機械烘干方式進行整理,為此,我縣糧食企業千方百計籌集資金,添置糧食烘干設備20多臺(套),日烘干能力達5000噸,積極為種糧農戶提供烘干服務,保證收獲的糧食能夠及時入庫。通過烘干的糧食質量好,有利于保管和銷售,為糧食企業掌握了糧源,增加了效益;也為廣大農戶節省了糧食入庫時間,降低了收購成本,實現農戶與企業雙受益。
糧食倉儲設施建設,事關農民收獲的糧食能否順利顆粒歸倉、安全儲存。推進糧食倉儲現代化是糧食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局將本縣結合實際,圍繞省、市主管部門要求,制訂合理的倉儲設施規劃,確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我縣“十三五”糧食倉儲布局。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