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寬今年種了40畝玉米,精心管理,加上天老爺幫忙,預計玉米畝產1600多斤(水分26%左右),算得上是這幾年收成最好的一年了??墒?,細一算賬吳長寬心里涼了半截。
前幾年,我國對玉米主產區的東北三省一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內蒙古)實行臨時收儲政策。種植玉米的收益漸漸看好,只有6畝承包地的吳長寬,以每畝900元的價格,租賃了鄰居的34畝地。
談起今年的玉米種植成本,吳長寬說:自己承包地畝成本542元,租地成本1442元。按照今年國家公布的臨時收儲價格,每市斤1.00元,扣除水分、雜質,每市斤只能夠賣到0.84元左右,比去年實際售價0.97元,低0.13元。不計算人工成本,自己承包地畝平均收益802元,租賃地不但賺不到錢,還要虧損上百元。
吳長寬一家三口,倆口種地,自己農閑時還外出打工,兒子在上高中。這幾年雖然辛辛苦苦種地,也只勉強支付兒子學費、維持生計,家中基本沒有儲蓄。
看到玉米市場價格一天天望下降,吳長寬憂心忡忡地說:“這地明年咋種呢?“
吳長寬是糧食主產區種糧農民的典型縮影。從他的情況可以看出,在我國開展農業規模經營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耕地流轉租金要適度。改變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成本高、勞動生產率低、產出少的狀況,開展農業規模經營是大勢所趨。但是,耕地的流轉租金要適度。在我國有限的耕地格局下,農民的耕地主要還是發展糧食生產。當前,我國糧食價格已經遠遠高于國際市場。“進口糧入市,國糧入庫”已使國庫糧食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在此情況下,提高國內糧食收購價格已不可能。按照國際通行作法和國家有關部門設計,糧食要逐步實行目標價格。因此,指望國內糧價的提高而逐步提高耕地租金的預期,是不現實的。各級、各部門要引導農民認清市場形勢,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耕地流轉租金要切合實際。
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要完善。耕地規模經營之后,有雄厚實力的經營者可以自己配備相關生產設備。但是,對于規模不是很大的經營者來講,農業生產所需要進行的耕地、整地、播種、收割、噴灑農藥等等設施,不可能一一配備到位。這就需要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一方面要組建各種各樣的農業生產服務組織,農業經營者只要一個電話,就能夠迅速完成所需要的服務;另一方面要給予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以適當財政補貼、支持政策,以減少對服務對象的收費,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種植,特別是糧食種植效益。
農業基礎設施要進一步加強。不同于一般的生產者,農業規模經營者需要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目前,不少規模經營者用在水、電、路上的開支無形之中加大了生產成本。因此,國家在扶持現代農業發展時,要著重加大對規模農業生產者,尤其是糧食生產經營者基礎設施的支持。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