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工作力度,引導農民及時售糧
1.加大政策宣傳攻勢,積極引導農民售糧。積極主動與宣傳部門溝通協調,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宣傳媒介,加大收購政策宣傳力度,突出質價標準、政策執行時限,引導農民適時售糧;以專家訪談的形式,分析糧食市場形勢,讓農民認識到臨儲玉米價格已經是市場最高價,消除“持糧觀望”心態,引導農民把握售糧時機,爭取在國家臨儲政策結束前出售完畢。
2.加強庭院儲糧指導,確保農戶儲糧安全。組織有關專家、技術人員和鄉鎮糧政員,深入村屯傳送農戶庭院儲糧技術,抓好玉米選棒整理、立體儲存等技術措施落實;指導農戶密切關注糧情變化,及時倒垛、晾曬、通風、降溫;確保農戶庭院儲糧安全。 3.落實庫點收儲能力,保證農民售糧需要。密切關注收儲庫點能力變化,對收儲庫點能力飽和的,農民有較強賣糧意愿的鄉鎮,積極協調收購主體增設臨時收購庫點或采取縣內集并等方式解決收儲能力不均衡問題,千方百計滿足農民保糧需要,堅決防止農民賣糧難問題發生。4.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收購政策落實。采取定期、專項、抽查等方式,對企業執行質價政策、“五要五不準”收購守則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對農民交售的,無論水分高低,不得限收、拒收;嚴肅查處變相提價、壓級壓價、收“人情糧”等違法行為;做好群眾舉報、投訴的受理工作,特別是對拖欠農民售糧款案件要快速調查核實,依法處理。
(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確保行業生產安全
1.對安全生產工作再部署,全面抓好責任落實。按照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總要求,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工作責任,層層傳遞,逐級傳導,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時刻把安全生產抓在手上、記在心上,落到實處。
2.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及時排除安全隱患。按照安全生產責任分工,各縣(市)組成安全生產檢查組,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定期對包保監管對象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大排查,重點檢查臨儲糧收儲企業的作業現場及露天儲糧區等重點部位,排查安全隱患,即查即改,不留死角,確保生產安全。
3.抓好重點部位管理,提高應急處突能力。以收糧現場作業區、糧食烘干區和露天儲糧區為重點,死看死守,確保人身安全和生產安全;要制定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遇有突發情況及時上報,果斷處置、有效應對,確保萬無一失,堅決防止發生安全生產和火災等事
(三)強化糧食倉儲管理,確保糧食儲藏安全
1.統籌潮糧烘曬,確保及時入庫。天氣漸暖,各縣(市)要督促各收儲庫點要加大潮糧烘曬進度,抓緊時間對庫區內現存潮糧進行烘干,及早入庫,并形成貨位,為下步農民集中售糧準備烘干能力。
2.落實儲糧規范,實現科學儲糧。按照《糧油倉儲管理辦法》、《糧油儲藏技術規范》要求,要加大對各涉糧企業進行督導,加大儲糧隱患排查、糧情檢查、值班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及時消除糧食儲存安全隱患。
3.強化庫存監管,確保儲糧安全。吉林市糧食局要求全市相關部門要成立安全儲糧檢查組和巡查組,指派專人,督導各收儲企業認真落實“一、三、七”檢查制度,建立糧情檢查臺賬。對臨儲糧收儲企業進行區劃監管,定期進行檢查和巡查,及時摸清庫存糧情變化情況,幫助企業分析糧情,指導企業擇機通風,力爭做到入庫糧食不發熱、不霉變、不生蟲,確保儲糧安全。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