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東陽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東陽堅持用工業的理念謀劃農業,用市場的理念發展農業,用生態的理念保護農業,緊緊圍繞“農機化引領農業現代化”的目標,通過先抓主糧區示范作用,以點帶面全域化發展,積極推動糧食產業“機器換人”,全力破解“誰來種地、怎樣種地”的難題,重點推廣水稻育插秧、糧食烘干、高新植保的機械化,實現全市主要產糧區“機器換人”全覆蓋,主要糧食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8.06%,位居全省各縣市前列。
為激發農民參與“機器換人”熱情,東陽全面落實農機購機補貼政策。2011~2015年,東陽全市享受中央、地方購機補貼資金3469萬元,享受補貼農機數量5074臺。截至目前,東陽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50.2萬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機632臺,水稻插秧機180臺,聯合收割機564臺,無人植保飛機、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等高新植保機型11臺。擁有糧食烘干機191臺,批次烘干能力達2500多噸,高新機械應用不斷增加,農機結構逐漸優化。
“機器換人”讓種糧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化、集約化。這在培育了一大批現代職業農民的同時,也吸引了不少“糧二代”從父輩手中接過接力棒。80后的王美君就是其中之一,她管理的碧得豐糧食專業合作社農機社會化服務輻射該市六石、城東、巍山、歌山等鎮鄉街道,2015年全年開展農機化服務作業達一萬多畝。
以“糧二代”為突破口,東陽加大選優扶優、扶優扶強農業經營主體力度,從2013年開始開創ABC管理模式,即根據服務面積,對經營主體實行壯大A類、完善B類、控制并引導C類三級管理?,F已發展A類主體5家,B類主體16家,C類主體256家,發展后勢強勁。據了解,東陽還將致力推進農機裝備智能化發展,實現農業設施化、信息化與機械化緊密結合,積極探索物聯網技術及智能技術應用新途徑,提升現代農業生產效益。
糧食烘干機_糧食烘干設備價格_糧食烘干塔_糧食烘干塔多少錢_糧食烘干機多少錢_糧食烘干機械_糧食烘干機廠家_環球糧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