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我國糧食產業面臨的內憂與外患:
當前我國糧食產業體系不僅面臨內巨大的內部系統風險,同時也承受巨大外部風險;無論在產業的組織形式、經營形態、流通管理上存在極大問題,同時在糧食的生產資料領域,如土地的污染、耕地的減少、水利設施等方面也都存在憂患。
?。ㄒ唬状髢葢n
目前我國糧食產業的內部憂患,筆者認為主要為以下:
?。?)產業綜合收益極低
我國糧食產業的綜合收益比較低,拋出農業生產資料上漲因素、勞動力成本因素,其收益微乎其微。尤其是一些人均耕地比較少、比較分散的地區,種植糧食的收益為負數。很多農村出現嚴重的拋荒現象。即使有些地區種植糧食也只是保持一定的口糧,且多為中老年勞動力。
?。?)區域分布極不均衡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顯示,2011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57121萬噸,比2010年增產2473萬噸。其中,90.5%的增產來自全國13個糧食主產?。▍^),糧食主產區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比重也上升到76%。
糧食產業的區域分布不平衡,還將導致糧食產區和銷區的區域性矛盾在不斷加大,產區總產不斷增加,而銷區的糧食缺口則逐年加大。
?。?strong>3)農業組織化程度低
由于我國土地制度、耕地結構、政府政策引導、勞動者素養和組織理念等多方面原因。導致我國的農業組織化程度比較低,農村的勞動力市場屬于自然的松散狀態。
?。?)農業科技發展落后
我國農業科技發展落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由于農業科研成果評價考核體系不完善,許多科研人員深入農業生產一線不夠,農業科研與生產結合不緊密,農業科技創新明顯不足;二是由于基層農技推廣經費不足以及對農技推廣人員的考核與激勵機制不完善,加上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流,導致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整體素質下降、對新技術接受能力弱等原因,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水平較低。
?。?)土地生態環境破壞
我國土地生態環境人為破壞嚴重,我國近幾年過度的依靠重化工拉動GDP的模式,帶來嚴重的固定廢物污染、水污染等;同時加上嚴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給糧食生產所依賴的土地資源帶來巨大的生態環境污染,不但影響糧食的產量,同時也對糧食帶來巨大的污染,隱藏著巨大的食品安全危機。
?。?)耕地面積日益減少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國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在過去的12年中,中國的耕地面積減少了1.25億畝。勢必為我國糧食安全帶來巨大的隱憂。
?。ǘ┩饣?nbsp;
?。?)國外巨頭瘋狂“入侵”
國際糧食巨頭開始加大滲透我國糧食產業鏈。例如:邦基除了作為貿易商向中國出口谷物外,還在中國建有糧油加工廠,其中有3座大豆加工廠,另外1座大豆加工廠正在建設之中,地址位于廣州。這些工廠使用進口大豆,壓榨出來的豆粕和豆油在國內消化。
同時,在糧食種子領域也是暗流涌動。例如:孟山都旗下的種子品牌在業內遙遙領先,產品不僅涵蓋大規模種植作物,如玉米、棉花和油料籽(大豆和蓖麻),也包括蔬菜類的小規模種植作物,其多種農作物種子占據了70%-100%的細分市場份額。
?。?)國際市場喪失定價權
雖然我國短期內還不會出現糧食危機,當在糧食在國際貿易中喪失貿易定價權卻是不爭的事實。例如:占世界大豆貿易50%以上的中國,正面臨著與鐵礦石進口一樣的尷尬局面,中國正在成為失去定價權的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