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綠安家庭農場烘干中心,4臺烘干設備正滿負荷運轉,設備屏幕上顯示出的水分含量逐漸減少。袁高鑫告訴記者,今年剛收割的水稻烘干前水分在28%左右,烘干后可降至17%。相比人工,經過烘干設備的循環烘干,水稻中的雜質、灰塵也可同時進行過濾。更重要的是節約了曬場,提高了效率。“每臺烘干設備一次性可烘干12噸水稻,一般24個小時就能烘干。”當下,袁高鑫正與糧食收購大戶對接,他說,“經過低溫烘干后品質更好,還能賣上好價錢。”
今年三夏時節,連續多日的陰雨天氣使得小麥來不及曬干,發生了霉變,不少農場主有所虧損,這讓袁高鑫下定決心投資烘干設備。“當時因為沒有足夠的場地,只好將麥子送到糧庫烘干。但是前去烘干的農場主很多,一兩天排隊等候下來,也就影響了麥子的品質。”袁高鑫坦言。2013年以來,袁高鑫陸續流轉了蘇池村、新中村100多畝土地,種植小麥、水稻等農作物,先后投資40多萬元購買播種機、秸稈還田機等農業機械。“農業機械化能適應規?;N植的需要。但如果只差烘干這個‘最后一公里’的環節,就會受到‘看天吃飯’的束縛,嚴重影響收益。”袁高鑫介紹,今年秋收前,他在政府鼓勵補貼下購入了4臺烘干設備,每臺設備13萬元,政府每臺補貼10萬元。
劉橋鎮今年共種植了6.2萬畝水稻,占全區六分之一,是通州區糧食主產區。為進一步破解種糧大戶曬糧問題,避免糧食損失,該鎮引導鼓勵種田大戶引進烘干設備,今年新增了2家糧食烘干中心,共6臺(套)烘干設備。“糧食烘干機械化打通了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最后環節,也提高了種植大戶的種田積極性。”劉橋鎮農業服務中心紀曉玲說。
糧食烘干機_糧食烘干設備_糧食烘干塔_糧食烘干機械_糧食烘干機廠家_環球糧機網【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