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糧食烘干機行業發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國家產業政策支持
2004 年以來中央連續十二年出臺了以扶持“三農”發展為主題的一號文件,表明了中央對農業高度重視的態度,同時明確了要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并將提高農業裝備水平作為重要的方針政策。
“國以農為本”,我國人口眾多,耕地面積和水資源等自然稟賦有限,農業問題和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根據《全國種植業發展十二五規劃(2011-2015 年)》中明確強調要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以及構建鏈式穩定發展長效機制等。法律法規逐步完善,我國農機化發展史上第一部法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正式實施。農機化發展迎來了黃金十年,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10 年累計投入超過1200 億元,補貼農機具超過3500萬臺(套)。農機化水平增幅超過法律實施之前35 年的總和,農機工業總產值從854 億元增加到3571 億元。
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已逐步認識到大型糧食烘干設備對推進農業生產、農村土地流轉及保障糧食安全等工作的重要性,為此部分地方政府對大型糧食烘干設備提供了每臺最高達12 萬元的高額補助,部分省市根據所烘干的糧食數量對糧食干燥運營提供了干燥補貼。同時,國家已放開并且鼓勵個人和私企進行糧食收儲經銷等經營活動。
(2)糧食干燥需求巨大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年總產糧食超6 億噸。我國糧食收獲后在脫粒、晾曬、貯存、運輸、加工、消費等過程中的損失高達18%左右,遠遠超過聯合國糧農組織5%的標準。每年因氣候原因,谷物來不及曬干或未達到安全水分造成霉變、發芽等損失的糧食高達5%,若按年產6 億噸糧食計算,相當于3000 萬噸糧食因不能有效烘干而損耗。目前,我國99%的糧食依靠人工天然晾曬,但糧食收獲期集中而又多雨潮濕,人工晾曬受天氣影響。同時,公路曬糧已被禁止、曬谷場等曬糧場所日益減少,農村曬糧難問題日益突出。隨著農產品深加工的發展、農民收入的增加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糧食烘干需求必將有廣闊市場前景,發展潛力較大。
預計至2020 年需要依靠機械進行干燥的水稻和玉米的數量將達到2 億噸,糧食烘干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000 億元,其中凈利潤規模將達到約200 億元。
2、不利因素
1)市場集中度較低
目前我國現有的糧食服務行業的烘干中心多為私營糧販投資建造,烘干設備處理能力低,倉容小,資金有限,經營規模小,各自為戰,沒有形成區域性糧源的有效烘干。烘干中心分散導致我國糧食流通服務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
(2)資金瓶頸
糧食流通服務業的經營模式是先向農戶采購糧食,經過加工后再賣給糧庫或糧食加工企業,而糧食流通服務企業在采購糧食時一般不允許賒賬,需要全額支付農戶糧食采購款。因此,在每年的糧食收購高峰,糧食流通服務企業往往會出現流動資金緊缺的情況,導致糧食流通服務企業收糧規模受限。
(3)自然災害及季節性
本行業的上游為糧食種植業,而我國的農業狀態仍比較原始,行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當遭遇極端天氣時,糧食減產,糧食價格上漲,一定程度上導致糧食流通服務企業收糧規模受限。
糧食烘干機_糧食烘干設備_糧食烘干塔_糧食烘干機械_糧食烘干機廠家_環球糧機網【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