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2016年底的瘋狂牛市后,進入2017年,國內食用糖市場將迎來牛熊轉折的關鍵一年。業內人士指出,2017年第一季度及之后,國內糖價除受進口量、拋儲量、走私量三個變量及國家政策等共同影響外,玉米綿白糖的研發上市,成為了影響糖市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或引發糖業新的革命。
國內糖市進入牛熊轉折關鍵期 多重因素影響后市
據專業機構分析,2016年10月至12月,國際糖價持續下行,但國內糖價持續上漲,創下本輪牛市的新高。原因有二。其一,由于當時正處于榨季交替窗口,總體供給小于需求。其二,在貿易政策預期下,市場預計中國食糖進口量將會持續下降,支撐國內糖價。
自2016年12月起,國際糖價日漸反彈,但國內正值生產高峰期,食用糖供給充足,所以這種反彈并沒有帶動國內糖價的上漲。預計2017年3月后,國內糖廠陸續收榨,國產糖集中供給期結束,定價權逐漸由國內市場轉移至國際市場,屆時內外糖價的相關性或將得以修復。
從2016年12月全國產銷進度表可以看到,累計至12月底,全國產糖量229.66萬噸,產銷數據略微超出前期的預估。12月下旬,第二批國儲糖投放后,加速了糖價回落。本榨季的產銷缺口約為500萬噸,而這個缺口將由進口、國儲以及走私補充。進口量、拋儲量、走私量這三個變量將決定本輪牛市運行時間。
玉米綿白糖橫空出世 或引發糖業革命
在國內糖行業市場發展的進程中,與以白砂糖、紅糖、冰糖為代表的傳統蔗糖發展相似,以玉米為原料的玉米綿白糖這種新型健康糖源自研發成功上市后,即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普遍關注與好評。
2017年1月16日,在中國糖都——西王集團舉行了以“攜手共贏共譜藍圖”為主題的西王玉米綿白糖推介會。推介會上,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齊魯工業大學的專家、學者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食用糖經銷商共同就玉米綿白糖的健康特性、市場走勢和技術應用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討,對西王玉米綿白糖的功能特性和前景應用給予充分肯定,紛紛表示要將這個代表中國糖業新生力量的新產品做大做強,推向全國、惠及大眾健康,引領中國糖業一場新的革命。
大家知道,傳統的制糖業是利用甘蔗或甜菜等農作物為原料。甘蔗糖的主產區集中在南方的廣西、云南、廣東湛江等地,甜菜糖主產區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新疆、黑龍江、內蒙等地,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蔗糖集中壓榨、集中上市的時間。
而西王玉米綿白糖以結晶果糖為主,以葡萄糖為輔,經過特殊工藝研制而成,是由玉米精深加工而成的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其生產過程完全不受榨季的制約,甜度是蔗糖的1.2倍到1.8倍,主要原料結晶果糖集合了西王集團多年的研發成果,打破了國際上少數國家對果糖生產的壟斷,具有甜度高、熱量低以及不易致齲齒等優點,特別是血糖生成指數低,是一種新型健康糖源。
業內人士表示,受氣候影響,本榨季印度和泰國地區減產依然持續,全球食用糖依然面臨供需緊張局面,盡管受國內國儲糖投放以及其他因素影響,但是國內供需缺口預計仍然在200萬噸以上,因此國內糖價或繼續走強。
作為一種新型健康糖源,西王玉米綿白糖目前在多個食品行業和藥品應用領域都已成熟,在提升加工食品色澤、口感等品質方面效果明顯,在很多產品的制作中,已經完全替代了普通蔗糖的使用,成為蔗糖的健康升級產品。
食用糖市場前景可期 糖行業發力供給側
數據顯示,我國食用糖人均年消費量11千克,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4千克。未來隨著人口數量及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快速持續增長,我國食用糖消費也將快速增長,制糖行業未來發展前景被普遍看好,糖業市場的高端化、優質化、規范化也日益引發業內關注:2017年1月14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小華參加自治區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工商聯組和經濟一組、二組聯組討論時指出,加快推動制糖企業兼并重組,培育發展大型糖業集團。
馮小華委員的發言,實際上提出了糖業發展的一個新命題:糖業發展,亟需供給側改革。
與中國南北兩大產糖區相呼應的是,多年來在黃河下游玉米主產區成長起來的淀粉糖龍頭、具有中國糖都美譽的西王集團,在糖業發展上始終著眼于高端、高質、高新,開發出集納高端產品結晶果糖和葡萄糖優良特性于一身的新型健康糖——西王玉米綿白糖,該產品具有甜度高、熱量低、不易致齲齒等眾多特點,不僅可以作為食用糖的有益補充,而且完全可替代傳統蔗糖的應用,為食用糖升級、推進糖業供給側改革作出了積極而重要的實踐。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