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祖國的首都,北京的農業發展也十分受人矚目。北京地區的農業生產主要集中在京郊地區,耕地面積不大,因此,種植傳統的大田作物顯然不適合這里的農業發展。在此種條件下,北京調整農業發展思路,將發展重點放在露地蔬菜等糧經作物上。
2016年,北京地區大力推進設施農業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和露地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通過加大對設施農業的補貼力度,提高了全市重點生態園區及各區規模設施園區生產機械化水平。全年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31.9%(5424.5萬元)用于支持設施農業生產,共購置卷簾機、田園管理機、30馬力拖拉機、35馬力大棚王、產品初加工等機械設備1653臺套,簡易保鮮儲藏設備4.45萬平米。不僅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而且還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在推進露地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方面,重點打造了延慶露地甘藍生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通過高精尖農機裝備和配套機藝融合技術的集成示范解決了露地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瓶頸,探索出可行、可學、可復制的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路徑,取得了新突破。房山“馬鈴薯—胡蘿卜”糧菜輪作全程機械化新型種植模式,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踐可行,為平原地區農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模式借鑒。
2017年,北京將深入開展全市主要農作物和露地菜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制定《整體推進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實施方案》,率先在全國實現糧經作物全程機械化。同時,打造一批農業機械化精品工程。結合都市現代農業產業帶建設,由點及面擴大成熟模式,如房山“胡蘿卜—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模式、延慶露地蔬菜全程機械化模式等。與此同時,加強京津冀區域性農業機械化技術研究,著力突破制約北京市設施農業、林果業、部分經濟作物等領域全程機械化生產的關鍵技術瓶頸,探索形成一系列技術成熟配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加大露地蔬菜全程機械化生產典型成功模式在京津冀區域的示范推廣。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