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指導專家組分3個組對34個省級示范縣開展了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創建工作調研。根據各示范縣書面總結材料和匯報情況看,第一批15個示范縣基本達到省級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縣建設標準;第二批19個示范縣均已陸續啟動推進示范創建工作,但是創建質量和工作進度相互間有差距。
從總體情況看,示范縣六大環節的機械化水平領先全省,糧食種植、烘干和高效植保等薄弱環節機械化率先突破,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推進模式基本成型,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主要表現為:一是整體推進速度逐漸加快。除了省財政今年新增投入1.1億元示范縣建設資金外,34個示范縣的縣、鄉兩級財政投入配套資金4.7億元,推進示范創建工作。各示范縣以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鄉鎮、示范村建設,加快全程機械化整體示范推進力度。34個省級示范縣共創建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鄉鎮325個、示范村3962個,整體推進比例超過80%。二是水稻機插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據統計,34個示范縣水稻育秧流水線達2957條,育秧播種機2241臺,水稻機插秧面積1111萬畝,平均機插率達79.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三是高效植保能力快速提升。34個示范縣共有高效植保機具4.07萬臺,其中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機3668臺,擔架式/手推式噴霧機3.49萬臺,農用無人植保飛機510臺。按照單機最大作業量測算,高效植保機械化能力超過70%,超過全省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四是產地烘干能力基本達標。據統計,34個示范縣共有糧食烘干機1.01萬臺(占全省烘干機保有量的近六成),總噸位達到14.9萬噸,糧食產地烘干能力超過5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0個以上百分點,基本達到省級示范創建標準。五是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初步形成。金壇、丹陽等17個省級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總結形成了29個適合當地的以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包含了適用范圍、區域特征、技術規范及機具配備、典型案例等,可供同類地區復制推廣。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